GDP增长6.7%,位列全省县域第六、全市第一;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87.2%,稳居全市首位……上半年,阜南县交出一份硬核“年中答卷”,并作为“上进生”在全市二季度产业项目调度活动中交流发言。 今年以来,阜南以科创平台为基础,以项目为抓手,狠抓发展第一要务,全面激发内生动力,全县经济发展呈现稳定增长良好态势。 “没有科技特派员,我们拿不到上市公司订单,更谈不上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在阜南县三龙油脂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高远航感慨道。 作为一家年产8万吨动物油脂、烘焙油脂的现代化企业,三龙油脂曾因缺乏省级研发平台,多次错失重要订单。“研发能力是企业创新的核心力量,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也是与头部上市公司合作的必要条件。”就在企业一筹莫展之际,科技特派员王亚辉的一次走访带来了转机。 走访中,王亚辉了解到企业的痛点难点,积极牵线搭桥、纾困解难。最终,在县里有关部门帮助下,企业组建了21人的研发团队,并与浙江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建立产学研合作,共同攻克低温熔炼、分子蒸馏等技术难题。目前,企业猪油精炼得率提升至98.5%,创新的维生素E复合抗氧化体系让产品保质期延长40%。2024年10月,企业获批“安徽省企业研发中心”,并一举拿下上市公司海融科技丹麦油和乳脂黄油产品订单,年产值上涨20%。 科技赋能让阜南的创新生态持续优化。阜南县统筹县直、乡镇及省市选派的323名科技特派员,覆盖28个乡镇和1个经开区,通过“日常走访+需求对接+高校联动”,帮助企业开展技术革新、专利申请和资金争取。截至目前,阜南县与安徽大学合作共建“技术转移中心+人才服务+科技孵化器+创新加速器”的科创中心,加速科技创新资源集聚;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112家,创新主体培育成效稳居全市前列;与同济大学、中科大等高校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6项;通过“定向班”“订单班”为比亚迪等企业定制技能人才2300余人。 除通过科技特派员为企业赋能外,阜南县还建立县帮办代办专员与县招商中心、县发展改革委联系机制,在企业签约、项目立项阶段收集企业信息,建立企业档案,在此基础上创新开展“一次不用跑,全程帮代办”服务。 安徽龙涛电机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为扩大产能,龙涛电机今年3月启动“总投资2.2亿元的年产2亿台直流微电机加工生产建设”项目,从用地申请到手续办理,项目帮办员全程代办、随叫随到,让企业省心又省时。 “新厂房明年3月就能投产,和‘小米’的合作也稳了。”站在正在施工的新厂房前,龙涛电机负责人许和强信心十足地说。 企业的安心发展,离不开项目要素的坚实保障。“今年以来,重点项目要素保障‘星期六会商’37次,解决用地、资金等问题105个。”阜南县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项目管理中心主任赵金涛介绍,1至7月,全县14个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1.8亿元,开工率75%;前三批18个开工动员项目中,17个已开工纳统,开工率、纳统率均达94.4%。 “双招双引”同步发力。上半年,阜南县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8个、总投资91.8亿元,省外亿元以上在建项目51个、到位资金81.1亿元,为经济增长注入新鲜血液。 “让企业留得住、长得大,既要解当下难题,更要建长效机制。”阜南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全县将继续聚焦“三个往前赶”要求,以更精准的服务、更有力的保障,推动项目早竣工、企业早增效,让一流营商环境成为阜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