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呈现显著攀升态势。虽然糖尿病名字里有个“糖”字,但它和生活中的“甜蜜”毫不相干。长期高血糖会损害眼睛、肾脏、心脏、血管、神经等,诱发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危及生命。糖尿病就像一名潜藏在暗处的“甜蜜杀手”,正在悄然侵蚀着人的生命健康。 糖尿病的并发症 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病因所致、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但是,糖尿病远不止血糖升高这么简单,长期的高血糖会对人体各个重要器官产生伤害。随着病程的延长,如果再加上血糖控制不佳,多种慢性并发症会逐渐显现,不仅严重降低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糖尿病并发症包括以下几种: 1.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的“隐形杀手”。心脑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致命性并发症。高血糖常伴有脂代谢紊乱,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最终导致各类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是普通人的2到4倍,脑血管疾病风险则高达1.8到6倍。 2.糖尿病肾病——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高血糖、高血压及高血脂会导致肾小球微循环滤过压异常升高,促进糖尿病肾病发生和发展。早期表现为蛋白尿、浮肿,晚期会发生肾功能衰竭。我国约有20%到4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已成为慢性肾病和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来源。 治疗方面,晚期糖尿病肾病主要依靠透析或肾移植,透析治疗费用高昂,肾移植不仅有经济压力,还面临着肾源紧缺的困境。 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特有的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肾病同为糖尿病最常见的晚期并发症。有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的致盲率是普通人群的25倍,是成人失明的主要原因。 4.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以周围神经病变和植物神经病变最常见。周围神经病变常累及四肢大神经,表现为对称或不对称性疼痛和感觉异常,下肢症状较上肢多见。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症状,不单单只是肢体感觉异常,还涉及身体多个重要系统。如胃肠道系统,出现饱胀、腹泻、便秘等症状;心血管系统,出现静息时心跳加快、直立性低血压、无痛性心肌梗死、猝死等;泌尿系统,出现尿潴留、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甚至还有出汗异常、对低血糖无感知。 5.糖尿病合并感染——糖尿病足危害巨大。糖尿病患者由于组织器官末端血液微循环和神经末梢的功能障碍,机体处于高血糖、局部组织防御能力和免疫能力下降、营养不良等环境下,很易发生感染。尤其是老龄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的发生率更高,是一般老龄人群的2倍。 糖尿病并发的感染中以细菌感染最为常见,真菌感染也较普遍。呼吸系统感染的发生率最高,泌尿系统和皮肤感染次之,手术部位创口感染几率也比较大。血糖未获得良好控制的糖尿病患者,一旦感染,可诱发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是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昏迷急性代谢紊乱的常见诱因,最后可导致死亡。而且,感染后在治疗上十分困难,糖尿病足病便是典型代表。 糖尿病足病是下肢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共同导致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深层组织坏疽,可导致截肢甚至死亡。 糖尿病的预防 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一旦患上想要根治是比较困难的。所以,糖尿病的关键在预防。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抵御糖尿病的侵袭,降低发病风险。 1.合理膳食。保证蔬菜、水果、优质蛋白(肉蛋奶)的摄入;避免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高糖的食物;杜绝暴饮暴食。均衡的饮食结构是维持血糖稳定的基石。 2.适量运动。每日至少进行6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同时可结合力量训练,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 3.控制体重。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肥胖或超重人群更易患上糖尿病。想要预防糖尿病,必须将体重控制在健康范围内。 4.定期体检。定期检查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早进行干预。特别是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高血压等高危人群,更要增加体检的频率。 糖尿病虽然可怕,但它可防可控。生活中真正的“甜蜜”是拥有强健的体魄和自由的生命。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齐心协力,共同抵御糖尿病这一“甜蜜杀手”,守护我们的生命健康。 【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阜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吕朝兰】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