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兴平市委组织部筹备的纪录片《革命先驱魏野畴》摄制组来到阜阳,深入临泉、颍泉、颍州、太和等地走访拍摄,追寻魏野畴在阜的革命足迹,展现革命先驱的风采。 魏野畴出生于陕西省兴平县(现兴平市)板桥村,1917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并积极参加了“五四”爱国运动。1928年2月,他主持成立中共皖北临时特委,领导阜阳“四九”起义。起义失败后,魏野畴不幸被捕,于当年4月10日在临泉老集镇牺牲,年仅30岁。 为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后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共兴平市委组织部组建摄制组,循着魏野畴当年的革命道路进行拍摄,其中阜阳是重要的拍摄地之一。 8月18日,摄制组抵达阜阳,在阜行程共5天。每到一地,都得到当地组织部门的大力支持,为拍摄提供了大量基础资料。 8月20日,摄制组在颍泉区拍摄,当日气温高达38℃。颍泉区行流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组织老兵开展纪念魏野畴及“四九”先烈活动,20多名老兵身穿老式军服,缓步登上36个台阶,向纪念碑敬献花篮。看着老兵热得一身汗,纪录片制作人寇淼十分感动,她表示:“老兵是我学习的榜样,更是我们拍好纪录片的动力!” 当天,当年跟随魏野畴一起起义的革命烈士后代亲属代表张从宽、王俊华、石生先等也参加了拍摄,他们分别讲述了小时候听亲人讲述爷爷参加革命的故事,为摄制组提供了珍贵素材。阜阳市红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陈炳魁赶到现场,讲述了“四九”起义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还向摄制组赠送了《阜阳红色记忆》一书。摄制组工作人员表示,这本书为他们的后期制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拍摄结束后,寇淼说:“在阜阳期间,我们深切感受到了阜阳对魏野畴的怀念及对其革命精神的弘扬。纪录片将多多保留在阜拍摄的宝贵镜头,让红色基因得以传承。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