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是七夕节,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全市共有824对新人登记结婚。 为新人提供优质服务 为切实做好七夕婚姻登记高峰期的服务保障,节前,市民政局督促各地民政部门制定完善高峰日应急预案,开通预约分流和材料预审渠道,增派人员提供引导、咨询等贴心服务,并配备防暑降温物资和急救设备,以提升新人的登记体验。七夕节当天,各地婚姻登记机构提前制定应急预案,畅通线上及电话预约渠道,增设登记窗口,延长服务时间,全力为前来登记的新人提供优质服务。 此外,自今年5月10日起,婚姻登记实行“全国通办”,进一步简化证明材料,不再要求提供户口簿和居住证。新人仅需持身份证及相关材料,即可在我市任一婚姻登记处申请办理结婚登记,极大方便了新人办理手续。 据统计,今年七夕节,全市共有824对新人登记结婚,较去年的529对显著增加。在这824对新人中,市涉外婚姻登记服务中心还为3对涉外新人举行了集体颁证仪式,并提供纪念婚书服务。 各地主题活动丰富 为进一步弘扬婚恋新风,市民政局指导各县(市、区)民政部门因地制宜开展七夕主题活动。比如特邀颁证嘉宾为新人集体颁证,增强婚姻登记的仪式感和庄重感;组织青年联谊活动,通过趣味互动为单身青年搭建相识相知的平台;开设“新婚第一课”讲堂,普及婚姻家庭知识等。 七夕当天,颍上县多对新人参加集体颁证仪式并宣誓,许下“相濡以沫,携手一生”的承诺。颍上县文明办、民政局、妇联、管子文旅集团等主办单位为新人颁发结婚证,赠送包含手捧花、景点门票和家风读本等寓意美好的“新风盲盒”伴手礼。 在阜南县婚姻登记处,10对新人参加了由县文明办与民政局联合举办的集体颁证与家庭成长活动。活动以“习惯契合”“沟通实战”等互动游戏为主线,新人分别写下自己及猜测对方的生活习惯——如作息时间、饮食偏好和情绪表达方式等,再逐一对照。有人全部匹配,相视一笑尽显默契;也有人发现差异,忍俊不禁。 传播文明婚俗理念 此外,为加强婚俗新风尚宣传,推动文明婚俗理念深入人心,市民政局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推进相关工作。线上方面,指导各地利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文明婚俗倡议书、解读婚俗改革政策;线下方面,在婚姻登记处设置宣传展板、悬挂横幅标语,并发放文明婚俗宣传手册,积极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比如,颍泉区婚姻登记处特别开设“七夕集体颁证专场”,邀请多对新人共同参与。新人们共同宣誓,承诺“拒绝天价彩礼,不搞铺张浪费,以爱为名共度一生”,并誓言“上孝父母,下教子女”“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为扩大活动影响力,该登记处还制作了“情比金坚婚事简办”“爱在七夕情定颍泉”等手持拍照牌,方便新人及家属拍摄创意照片并分享至社交平台,有效形成二次传播。 临泉县于当晚在顺河老街景区组织开展“临工鹊桥·会聚良缘”主题青年联谊与文艺演出活动;颍州区也在清河宋街文化广场举办“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主题集体颁证及文艺晚会。此外,颍东区、界首市、太和县等地同期举办了形式多样的集体颁证活动。 据市民政局统计,今年“七夕”期间,全市共组织集体颁证活动12场,参与新人89对;开展婚姻家庭辅导讲座等服务活动2场,参与新人52对。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