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要闻 查看内容

“先行官”跑出阜阳新速度

2025-9-25 08:27| 编辑: 朱大虎 | 查看: 2254|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汪乐意 通讯员 何梅|来自: 阜阳日报

复兴大道与颍淮大道互通立交。 全媒体记者 庞诚 摄


  阜阳与世界的距离,近了!

  坐飞机,阜阳人可以从家门口,飞到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

  乘高铁,阜阳到合肥最快只要1小时,到南京、郑州2小时,到苏州、杭州3小时,到上海3.5小时。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在区域经济创新发展中,大交通带来大发展,大交通做强大势能。这是已经被发展实践证明的基本规律,也是省委提出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通道“创新之问”的重大现实意义所在。

  “过去这些年,阜阳不断交出令人眼睛一亮的发展成绩单,跟市委市政府在大交通建设上持续大投入息息相关。接下来,我们将紧扣‘创新之问’,加快推进综合立体区域性交通强市建设,以更高水平开放促进更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城市吸引力。”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周黎说。

  诚然如此!正是因为坚持不懈的大手笔投入,今天的阜阳,在安徽、长三角乃至中国经济地理版图中,区位优势焕然一新。

  看铁路——6个方向普铁和规划建设的7个方向高铁呈双“米”字形贯穿全境,高铁实现市域全覆盖,阜阳高铁西站是安徽第二大高铁枢纽站;

  看高速——济广、宁洛、滁新等高速公路在此交汇,23个高速出口遍布全市,公路网密度安徽第一。

  看航空——阜阳机场是安徽第二大空港,通达全国30余个大中城市,年旅客吞吐量超120万人次;

  看水运——拥有占全省24%的高等级航道资源和江淮运河,相继开通阜阳至宁波舟山港、上海洋山港、连云港海铁联运班列,阜阳至舟山港通行时间缩短至18小时;

  水陆空齐发力,阜阳创新发展的翅膀才一天比一天羽翼丰满,人才、资本、技术、信息、物流等诸多创新发展要素,越来越多、越来越快地向阜阳汇聚。

  2021年,台商吕智雄带着他的新冀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落户阜南。谈及初心,他表示,投资阜阳,就是看中了这里拥有良好的区位交通,看中这里是长三角和中原城市圈的“双桥头堡”。

  现在,吕智雄的企业客户圈已经从原来的珠三角独大发展到长三角和中原地区。而且,更多的台资企业组团来了,阜南顺势成功打造了台商产业园,现在这里已成为皖北地区台商企业集聚集群集成发展的重要基地。

  一大批长三角产业项目持续奔“阜”,更是交通赋能创新发展的生动写照。

  两年前,面对多地抛出的“橄榄枝”,在苏州发展多年的立讯精密最终决定:落子临泉。给阜阳加分的,除了丰富的人力资源,良好的营商环境外,四通八达的交通尤其关键。据统计,目前阜阳累计落地沪苏浙亿元以上项目797个,总投资3306亿元。

  越来越多的“阜阳好物”,特别是“百亿江淮粮仓”的优质农产品,也随着大交通的加持,飞出阜阳,飞进沪苏浙的大市场。在颍东区瓦大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形态饱满、色泽诱人的“瓦大1号”鲜食番茄已经是上海消费者的团宠,而从“指尖”到“舌尖”仅需6小时。

  大交通与大发展齐飞。统计显示:2014年至2024年这十年间,阜阳GDP总量占全省比重由2014年的5.70%提升至2024年的7.13%,提升幅度位居全省前三!

  御风以翔正当时。省委“创新之问”,为阜阳进一步提升交通能级、强化区位优势提供了新契机、新思路。

  “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将大力推进总投资1613亿元的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围绕加快建设综合立体的区域性交通强市,增强区域辐射能力,加速构建‘支撑阜阳、带动皖北、呼应合肥’铁公机水‘四位一体’的现代综合交通物流体系和对外开放平台,努力在服务全省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周黎说。

  一幅新的更高能级的大交通蓝图,正在颍淮大地徐徐展开——

  阜阳至蒙城至宿州(淮北)铁路2026年年底前具备通车条件,京港台高铁阜阳至黄冈段列入国家铁路发展规划;

  徐淮阜高速阜阳段、合周高速颍临段即将全线通车,近年来总投资317亿元的4条高速公路即将全面建成,新一轮高速公路建设即将开启;

  “双核四极”港口群和三角洲综合航运工程加快建设,阜阳南照港年底前具备运营条件,江淮干线航运枢纽、皖北铁水联运中心建设加力提速;

  阜阳机场新航站楼建成投运,国际航站楼和新建货运站有力有效开展前期工作。

  阜阳铁路口岸开放,临时航空口岸开放,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运营,二级以上快递分拨中心等,正有序开展建设。

  阜阳与世界的距离,还会近些、更近些……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