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活儿多了,“朋友圈”大了

2025-10-20 09:11| 编辑: 朱大虎 | 查看: 765|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杨燕 通讯员 李雪蕊 高晓静 徐蒙蒙/文 王彪/摄|来自: 颍州晚报

  机器轰鸣不停,塔吊运转不息,工人干劲十足……10月14日,安徽(阜阳)铁路国际物流港内一派火热景象。无论是TWG-04地块的仓储项目施工现场,还是阜阳北铁路物流基地内的货场,都在以“快节奏”推进建设与运营,为阜阳打造国家级物流枢纽注入强劲动力。

10月14日,施工人员利用两台起臂机对物流园区3号高标仓库进行外墙保温棉及墙板安装


  活儿越来越多

  在物流园区TWG-04地块施工现场,几百名工人各司其职,紧张有序地开展作业。项目负责人董国庆介绍,该项目是物流园区首期工程,占地10.8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包含两个大型物流仓库、一个冷库及宿舍楼。“目前进展很顺利,大宗物流商品库主体已全部完工,冷库主体验收后,防火墙施工完成70%,宿舍楼二次结构也完成过半,预计2026年6月30日前就能完工交付。”

  据了解,该物流园区建成后不只是“存货物”这么简单,还将依托铁路运输优势,打造集仓储、配送、加工、交易于一体的现代化物流枢纽,未来能帮助本地商家大幅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同时架起连接内外市场的桥梁,带动周边产业升级。

  相隔不远的阜阳北铁路物流基地内,同样繁忙。橘红色的塔吊像“钢铁巨人”,一次次将装满货物的集装箱精准吊运、装车。

  “你看这些箱子里,有柳条筐、光伏组件,还有沙发、户外用品,大多要先运到宁波港、上海港等港口,再转班轮发往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阜阳北铁路物流基地货运副主任邓明明说,货源不仅来自阜阳三区四县,商丘、涡阳、平舆等地的商家也常来发货。

  如今,这里的物流业务量正快速增长。邓明明算了一笔账:每天固定装卸两列集装箱,共100个箱子,仅这部分就能产生约10万元运输费用;遇到煤炭等急需运输的货物,还会24小时作业,“有时候凌晨三四点,还在忙着把煤炭装往口孜集。从今年2月至今,基地已实现运输总收入约3000万元,装卸车约2万辆,每月环比增长均超过60%。今天下午还要装10车化肥,大约600吨。活儿越来越多了。”

  “朋友圈”不断扩大

  颍泉区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翟皓透露,截至9月底,整个物流港已累计完成装卸作业量300余万吨,今年全年预计到发量500万吨。更值得期待的是,物流港的“朋友圈”还将不断扩大——下一步将加快铁路作业区二期建设,优化海关监管场所布局,推动开通中欧班列,逐步开拓欧洲、中亚和东南亚市场。

  作为阜阳建设国家物流枢纽的核心载体,该物流港的“底气”很足:依托日编组能力达4.6万辆的阜阳北编组站,以及规划中的“双米字形”(5条普铁、2条高铁)交通枢纽,能实现公铁水多式联运。未来还计划建设综合保税区、铁路一类口岸等功能区,建成后将成为长三角和中部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辐射最广的综合铁路物流基地。

  “我们不仅要建物流枢纽,还要推动它向市场枢纽、经济枢纽转变。”翟皓表示,目前当地已明确多项推进计划:加快物流港协作区规划,争取纳入国家物流发展大盘子;打造分拨、冷链、电商等7大中心,服务阜阳、带动皖北;与中通、中国物流等企业洽谈招商,引进能双向提升物流与产业水平的企业;成立专业物流公司负责货运代理,同时希望国铁上海局在装卸合作、运价优惠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未来,随着各项规划落地,阜阳铁路国际物流港将形成“物流+产业+贸易”的发展格局,成为辐射中原、联动长三角、联接全球的现代物流运营体系,既引领颍泉高质量发展,也为阜阳建设区域性交通强市、全省全面开放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