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安徽有礼”旅游商品大赛获奖名单揭晓。本次大赛汇聚近600家企业的1295件商品,竞争激烈。阜阳表现亮眼,共获1金、1银、3铜,展现出文创与特色产业的实力。 获奖作品中,安徽孔雀公主工艺品有限公司选送的“心动点翠之‘羽’众不同”首饰品荣获金奖;安徽五源食品有限公司的“太和板面”获银奖;斑马精酿酒业(安徽)有限公司的“斑马精酿-猴魁IPA”、安徽福斯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电子发声人造鱼饵”、安徽省匠心食品有限公司的“酱豆小哥牛肉酱”获铜奖。 这些“阜阳好物”何以在省赛中脱颖而出?记者采访了部分获奖商品的创作者。 “羽”众不同首饰品:用料新奇,工艺精湛 用羽毛制作的头饰、珠花与耳坠——“心动点翠之‘羽’众不同”首饰品系列,凭借“用料新奇、工艺精湛、雍容华贵”的特点,赢得大赛评委一致认可。 “本次大赛中,我展示了一款未参赛的‘过桥凤冠’,成为现场焦点。而获奖的首饰系列,用的正是制作‘过桥凤冠’所剩余的羽毛。”安徽孔雀公主工艺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关丽介绍。 2009年,关丽返回家乡太和县坟台镇创业,从事孔雀养殖。2013年起,她开始研发孔雀羽毛工艺品,逐步开发出羽毛扇、羽毛画等孔雀翎制品,形成一条“美丽”产业链。关丽带动周边群众共同发展孔雀养殖与羽毛加工,助力大家增收致富,并成为太和县“羽粘”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关丽介绍,中国曾有一顶“过桥凤冠”流失海外,现藏于苏格兰国家博物馆。赛前,她决心将其“复刻”出来。为此,她取出历时两年多珍藏的数百根鹦鹉羽毛,投入复原工作。“首先是原料关,羽毛上稍有瑕疵便不可用。制作中既要精心,也需细心,尽可能减少失误。此外,‘凤冠’的胎体以宣纸制成,需上漆保护。我在上漆过程中三次过敏,身上全是红点,但最终成功复原。” “凤冠”完工后,还剩余部分羽毛。她便制作出这套“羽”众不同首饰品。从“凤冠”到首饰,全程共耗时两个月。最终,这套首饰品在省赛中斩获金奖。 “它承载的是‘老祖宗’的审美。”关丽表示。 “斑马精酿-猴魁IPA”:茶香撞酒花 “可以说,这款产品是太平猴魁茶叶与啤酒酒花碰撞出的风味火花。”斑马精酿酒业(安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宋瑞介绍。 “IPA”意为“印度淡色艾尔”,是斑马精酿系列中的一款。这款酒以水、大麦芽、苹果浓缩汁、啤酒花、太平猴魁茶叶和酵母为原料酿制而成。 开罐瞬间,首先闻到的是太平猴魁特有的雨后兰花香,紧接着啤酒花迸发出浓郁的果香,混合着麦秆般的谷物芬芳。入口后,酒花带来的柑橘般微苦自舌侧蔓延,又被茶叶的清新草本气息温柔托起。麦芽糖化产生的焦糖脆饼感,与茶多酚、酒花酸的碰撞,犹如咬破橘子时甜涩交织的迸发感。 电子发声人造鱼饵:以“声”诱鱼 这款“电子发声人造鱼饵”外形酷似一条鱼,身体分为两截,每截腹部装有三只鱼钩。 “我们公司生产的鱼饵功能多样,有会发光的、能散发食物气味的,还有这种会‘发声’的。”安徽福斯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赵梦洋介绍。两截鱼体内均装有配件,鱼饵沉入水中后,在鱼线牵引下会模拟游动姿态,同时体内配件因碰撞发出“咚咚”声响。 “这是一款海钓鱼饵,利用的是鱼类对声音敏感、易被聚集的特性,以及‘大鱼吃小鱼’的习性。大鱼被声音吸引,见到这条‘小鱼’便会一口吞下,从而上钩。”赵梦洋说。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