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首场招聘会,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用上智能化系统 工作人员向应聘者介绍情况 全程无纸化,求职用上高科技:身份证一掏,投递简历、企业评价、面试通知全搞定。这是记者4月11日在市人才市场招聘现场看到的一幕。当天,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采取了严格的疫控措施,并对入场招聘单位及求职者数量进行了控制。当天共有22家企业提供48个职位、2787个岗位,270多人进场求职,初步达成求职意向46人。 根据省人社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有序恢复线下招聘活动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的通知(皖人社明电〔2020〕56号)要求,经市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同意,市人社局决定恢复周三、周六现场招聘会。每周三招聘会时间为8:30-11:30,地址为阜阳市人力资源市场(阜阳市颍淮大道185号劳动保障大厦2楼),联系电话为0558-2296161/2295211。每周六招聘会时间为8:30-11:30,地址为阜阳市人才市场(阜阳市颍州区双清路12号),联系电话为0558-2198895/2198869。 4月11日,疫情后首场现场招聘会——阜阳市人才市场招聘会举办。 以往,招聘会最常见的场景是:企业招聘展位前摆着一大摞纸质材料,包括企业简介、岗位信息、求职人员信息登记表等,求职者要在宣传材料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然后填写个人信息,企业回去后汇总梳理好后,给求职者发送面试信息。 4月11日,记者发现市人才市场已基本不见纸质材料。每个企业展位后面有一块电子屏,上面显示企业简介、招聘岗位等信息。在企业招聘人员面前,有一台身份证读取机,还有一块平板电脑,求职者只要把自己的身份证放在读取机上,平板电脑上就显示出求职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毕业院校、专业、学历、岗位意向、所希望的薪资待遇等,一目了然。 企业招聘人员根据看到的求职者信息,并结合企业需要,给求职人员在平板电脑上“打分”,也就是“打星”,涉及形象气质、语言表达、工作经验、工作能力等方面,星数越高,越适合企业使用。如果企业招聘人员对求职者比较满意,就点击平板电脑上的“完成招聘,并发送面试通知”,求职者的手机上立即会接到企业的面试通知;如果企业招聘人员对求职人员不满意,则直接点击“完成招聘”,求职者的手机就不会接到面试通知。 那么,求职者的信息如何预先输入?原来,在市人才市场大门口,有两台“安徽省公共招聘网自助服务机”。求职者进门时,把身份证放到读取设备上,在随后出现的页面上,可以填写、完善、修改自己的基本信息及求职意向。这两台自助服务机与各招聘展位上的平板电脑联网。 “疫情之前,我们就开始对人才市场进行升级和完善,目前三个招聘大厅共有60套高科技标准化展位。”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主任毛铁军介绍,此次也实现了企业通过安徽公共招聘网(http://www.ahggzp.gov.cn)预定招聘展位,企业预订好后,就可以把企业相关简介及招聘岗位等信息,发送到展位后方的电子屏上。“这是我们招聘信息化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助推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更加便捷高效求职、招人。”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