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小麦进入抽穗扬花期,正是防控赤霉病的最佳时期。 针对赤霉病等小麦病虫害今年可能大发生的趋势,我市农业植保专家建议,把握好防控“ 窗口期”,立足预防、适时用药,主动出击、见花打药,降低病害流行风险,保障小麦产量和质量安全。 近年来,我市农田赤霉病菌群数量有所增加,小麦扬花期的天气多变,也导致小麦赤霉病多发。赤霉病严重影响小麦高产稳产,发病后产生的真菌毒素(DON)污染麦粒,影响小麦质量安全,对人畜健康也构成潜在威胁。 由于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今年,小麦赤霉病在我市有大发生迹象。气象部门预测,4 月18 日至19 日,我市将有较大降雨过程,这种天气对赤霉病防控带来一定影响,如果防控不到位,极易造成病害重发,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 小麦赤霉病可防、可控、不可治,必须立足于防,及早谋划、及时行动,做到综合施策。”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加强肥水管理、降低田间湿度的同时,及时喷施对路药剂预防,是目前控制赤霉病发生流行、降低毒素污染的关键措施。各地要抓住当前有利天气,统筹抓好赤霉病、条锈病等病虫害防治工作,一药多用、一喷多防。 具体来说,要把握好“ 窗口期”,及时开展防控,做到适期预防。我市小麦播种时期南北存在一定差异,农户可按照各自实际选择防控。一般来说,小麦齐穗至扬花期是预防小麦赤霉病的最佳时期,可按照“ 见花打药” 的总原则安排防治时间,做到扬花一块、防控一块。种植面积大的农户,防治时间可适当提前,但注意不能早于小麦齐穗期。 药剂器械选择方面,要选择对赤霉病防治效果好且降毒作用明显、渗透性强、耐雨水冲刷、持效性好的高效对路农药,如丙硫菌唑、丙唑·戊唑醇、戊唑咪鲜胺、戊唑百菌清、咪铜氟环唑等药剂。同时,根据田管需要,因地制宜选择具有兼治锈病、白粉病、蚜虫等药剂,达到一喷多防。农户购药前可咨询当地植保站,推行轮换用药,避免抗药性产生。 防治方法方面,建议使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或植保无人机,提高防治效果和农药利用率。同时,做到科学施药,两次药剂预防中,第一次是重点,第一次防治的好坏决定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要用足药量( 按标签上限用药),对足水量。如遇阴雨天气及病害严重流行,第一次防治结束后,需隔5 天左右再喷药一次,确保防控效果。 “ 我市小麦赤霉病防控面积大概万亩次,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统防统治比重会增大。”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广泛动员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投身到赤霉病防控工作中,开展就地服务和跨区作业。同时,将分散的机械、机手组织起来,开展统防统治、群防群治和联防联控,确保各项防控工作落到实处,千方百计提高统防统治覆盖率和技术到位率。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