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把自己当村里人,把村民当家里人

2020-6-2 09:37| 编辑: 刘黎 | 查看: 27346|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杨治好 文/摄|来自: 颍州晚报

 关注因病、因残致贫家庭,结下不少“穷亲戚”

  
  “张书记比亲闺女还要亲,经常上门来看我,关心我。” 这是阜南县苗集镇平安村90岁的李秀英对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张扬的评价。
  
  自2017年5月到平安村以来,张扬挨家挨户走访,哪家困难,就在哪家呆的时间长,在村里结下不少“穷亲戚”。
  
  谁家有困难,她就去谁家
  
  张扬是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2017年5月接受组织选派任阜南县苗集镇平安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为安徽省第七批选派干部。
  
  驻村后,张扬挨家挨户走访,很快摸清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情况。当时,村民因病、因残致贫占比较大,这部分人也成了张扬的重点关注对象。
  
  走访中,张扬了解到五保户张全庆患眼疾后,生活不能自理,又不想去养老院。张扬为他争取了社会资助,经常去看望。通过沟通,张全庆搬到外甥女家,生活上得到了照顾。
  
  90岁的李秀英,靠低保维持生活。张扬第一次到她家时,拉着她的手问长问短。当得知这是“张书记”时,老人竟激动地哭起来。从那以后,张扬经常带衣物、水果、鸡蛋看望她,陪她唠嗑,还开车带她看病、拿药。李秀英逢人就夸张书记好,“比亲闺女还要亲”。
  
  渐渐地,村民有困难都愿意和张扬说,能解决的马上办,不能解决也要尽力想办法。
  
  张扬深知发展产业是扶贫最有力的武器,她经常鼓励贫困户发展产业致富拔穷根。
  
  贫困户李传亮,在外地打工时学会做水泥板,打算返乡创业,却缺乏资金。李传亮找到扶贫工作队,张扬多次和有关部门联系,为他争取小额贷款。因当时接近年关,银行放贷慢。张扬跑了多次,5万元贷款终于在项目投产之前及时到账。
  
  贫困户戎某某刑满释放回来后,情绪非常消极。为了帮他融入社会,村里按规定资助他6000元发展养殖。戎某某受到鼓舞,用这笔资金养羊。一年多时间,戎某某发展养羊100多只,成功脱贫。如今,他结了婚,组建了幸福的家庭。
  
  怀孕后,仍坚守扶贫一线
  
  身为一名女性扶贫干部,既要处理工作,还要兼顾家庭,这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
  
  2018年初,张扬怀孕了。医生建议在家休息,张扬想到,当年有村出列、村两委换届等重要工作,“和村里的人有感情了,不舍得走。”
  
  孩子出生后,因扶贫任务较重,张扬很快就回到了平安村。
  
  那段时间,在张扬的协调指导下,平安村申报了131项特色种植养殖业经营项目,120户贫困群众享受到奖补资金,开展了32项社会帮扶活动……
  
  2017年、2018年、2019年,张扬连续三年第七批选派帮扶干部年度考核为“优秀”。2018年,她被评为阜南县最美选派帮扶干部;2019年,被评为阜阳市“七五”普法中期先进个人、市最美帮扶责任人。
  
  从驻平安村那一天起,张扬就把自己当成了本地人,用为民服务的真心和实实在在的行动融入了平安村,与群众心连心,真正与平安村群众成了一家人。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