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取资金修桥铺路,帮忙出售滞销农产品 争取危房改造项目184户;完成道路硬化12.573公里,修建巷道56条;建设村文化广场12处、大舞台一处;新建桥梁16座,新打机井64眼;安装路灯264盏…… 这一组数据,串联出了范淮北的扶贫“印迹”。扶贫路上,他四处奔走,积极争取资金和项目;村里人有困难时,他总是第一时间冲在最前面。但当群众想为他请功、立碑颂德时,他却摇摇头:“绝对不行,我不是为了名声工作的,我的任务是为人民服务!” 为修桥铺路,跑项目、找资金 太和县五星镇杨西楼村是个有着1771多户、7044位村民的人口大村。与此同时,这里还曾是个典型的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落后,经济收入以农业为主,经济结构单一,贫困发生率达到10.5%。 2017年4月,太和县人社局企业养老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范淮北受组织选派,任太和县五星镇杨西楼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扶贫队长。“这是一份重任,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当时,杨西楼村不少自然村道路坑洼不平,“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但维修道路需要大量渣土,范淮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与太和县市容局渣土办协商解决。 经过努力,杨西楼村获得了160多车渣土,节省资金15万多元,道路得到了修复。 刘庙湾谷河桥年久失修,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范淮北跑项目、找资金,终于争取到145万元资金修新桥。项目开工后,范淮北多次到现场监督工程,使得新桥提前完工。新桥通车后,群众想为他立碑颂德,范淮北却说:“不行,绝对不行,我不是为了名声工作的,我的任务是为人民服务!” 扶贫三年来,范淮北为杨西楼村先后争取危房改造项目184户;完成道路硬化12.573公里,修建巷道56条;建设村文化广场12处、大舞台一处;完成14个自然村低压电网改造,争取14个自然村村村通宽带;双基工程建设投资500万元,设立残疾人工作站、服务中心,配备了健身器材、办公桌椅等;新建桥梁16座,新打机井64眼;安装路灯264盏。 帮贫困户救火,并协调理赔 范淮北积极投身扶贫工作,村民遇到困难,他总是冲在最前面。 此前,杨西楼村杨庄贫困户张丙忠家房屋突发火灾,范淮北闻讯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报警。随后,范淮北不顾个人安危迅速爬上屋顶,接过村民的水,一桶一桶浇……大火终于被扑灭,但他的脸和身上多处烧伤。后来,范淮北又积极和保险公司协调,使张丙忠顺利得到理赔款5600元。事后,群众自发联名向当地党委政府写信,为范淮北请功,但被他婉言谢绝。 今年疫情发生后,范淮北直奔杨西楼村参与防控,做宣传、驱扎堆、蹲卡点、查隔离。期间,他还积极为杨西楼村向社会募集口罩、酒精、84消毒液等防疫物资,价值1万多元。 疫情防控期间,他还组织村干部,为贫困户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资。为解决因疫情出现的自产农产品滞销问题,范淮北当起了“推销员”,与爱心企业、超市联系,帮贫困户籍修礼出售红薯700多斤,帮杨广新销售新鲜蔬菜2400多斤。 复工后,范淮北把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有针对性地输送到复工复产企业。 此外,他还帮助贫困户争取金融贷款,发展种植养殖产业;实施就业扶贫,解决70多人就业问题,为巩固脱贫及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础。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