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时节,在位于颍上县江口镇北部的中心行政村,利民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的搂草机、打捆机、叉车往来穿梭,一捆捆直径1.5米、高2米的秸秆随即被运往附近的堆放场。 “秸秆清理要彻底,不耽误下一茬种西瓜。”利民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荆学军说,合作社与当地签订了小麦收割和秸秆打捆协议,按照合同约定,这块地将作为安徽木子李芦笋种植科技有限公司的麦茬西瓜种植基地。 利民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秸秆回收作业的地块位于046县道东侧,承包人是当地村民汤继祥,总面积7.8亩,与木子李芦笋种植公司种植基地一路之隔。“这几年种粮效益一般,我一直想把这块地流转出去,今年的租金是800块钱一亩,很快就要签合同了。”汤继祥说。 安徽木子李芦笋种植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现有芦笋种植基地300亩,西瓜基地50亩,精品芦笋远销日本、韩国。目前,基地已累计投入400余万元建设钢架大棚、采购各类农资,当地政府配套产业发展资金100余万元,用于支持企业扩大种植规模。“行情好的时候,一斤芦笋的批发价可以达到30块钱,一亩地一年的毛收入1万元左右。”木子李芦笋种植公司负责人李孝辉告诉记者,去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00余万元,去掉各项开支,亩均纯利润4000元左右。 春节过后,受国际疫情影响,芦笋出口价格持续走低,企业决定开拓内销市场,目前已经同天津、南京多家商超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今年午季,合作社计划流转120亩地,全部用于种植麦茬西瓜,秋季换茬时种植芦笋,主攻冬春出口市场。”李孝辉说。 中心行政村地处颍上、颍东两县区交界处,毗邻316省道和046县道,现有耕地3560余亩,土地流转率超过50%。从种植种类看,规模种植粮食作物1000亩、瓜蒌500亩、芦笋300亩、西瓜50亩。 “目前,我们正在以土地流转为抓手,努力改变传统‘一麦一豆’‘ 一麦一玉米’的种植模式,通过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经营效益。”中心行政村党总支书记韩振平表示,预计到今年秋季,土地流转率将达到70%以上,结构调整的政策红利将进一步释放。同时,当地鼓励农户在做好市场调研的前提下,大力发展蔬果种植,加快形成初具规模的特色蔬果产业,让更多农户尝到结构调整的甜头。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