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给岳父的信

2020-6-13 10:45|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56536| 评论: 0|原作者: 司学龙|来自: 阜阳日报

  父亲,您好吗?您老离开我们快十年啦!说起来好像在昨天。那天把你骨灰安放老家,让您叶落归根,与岳母合葬,完成了您最大的心愿!您终于回到阔别70多年的老家,回到了您熟悉的小山村,和您亲友们又团聚了,和您铁道游击队的战友们又重逢了。可我们离开时,总感到很不是滋味,很不舒服,毕竟把您老单独放下,我们离您而去。本来把您送回家也很纠结的,按说把您的骨灰安放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附近,可以经常来给您扫墓,和您说一说话,这是常理,可岳母早已迁坟回家,这当然是您的决定,我们很了解您的用意,您对家乡的热爱是不言而喻的!您是回家来了,安稳了,可作儿女的只能一年去上一趟,说起来路不算远,但毕竟是跨省六七百里路哪!这样上坟扫墓总感到对您老亏欠得很。
  
  父亲,按说可以多回去看您的,只是老家规矩太多,几次准备好了,又被赶回来了。我们扫墓习惯一年两次,清明节和十月初一,安徽的规矩不严,分批去都行。而咱山东老家规矩是必须清明节前后三天上坟,十月初一必须那一天上坟。本来我们都在上班,想赶个周末去看您,可很难对上老家规矩,一次时间对上了,可老家人给您上过了,一个节不能上两次坟。所以这样去看您就少而又少,每每想起都特别愧疚!
  
  父亲,您虽然离开我们快十年了,可我们时不常地梦见您,您还是那样慈祥,那样温和善良。您一直是这样,您曾经工作过的地方都是这样评价您。我们几乎没有见您耍过脾气,这可能是您长期从事组织工作的职业养成的,当然您不是柔弱不担当的人。我外婆给我讲述您1947年在阜阳县程集区当区长时,背着三八大盖,威武雄壮地站在大桌子上发动群众起来反匪反霸,那段豪气冲天的讲话,非常有感染力。外婆几十年后描绘得有声有色,还很激动哪!您为数不多地讲述抗日时期,您作为铁道游击队员,与鬼子周旋,被敌人包围的经历。您作为大队财粮员,为保护重要资料睿智敏捷地翻墙头安全撤退!那次我们牺牲人员一半。每当谈起这,您依然很痛苦,所以您不愿回忆战争年代,您曾说我们都是死几死的人,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烈士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活着的有什么功可摆!
  
  说您廉洁,我们是太有感受了。我和兰结婚,您的司机告诉我,是您让他去银行给贷了300块钱办的嫁妆。常人怕难以理解,您一个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连这点钱都没有吗?不可思议。当然,那时我岳母生病去世没几年,欠账没还清,况且都上个世纪80年代了,您居然穷到这个地步,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廉洁本色。据说在上世纪70年代,由于家庭孩子多,老家还有老人要照顾,每次假期,您都让孩子去打零工,甚至去拉煤,干这样的苦力活,好挣点钱,补贴家用。在那个年代,上大学都是推荐,可您没有使用特权,小孩没有一个因此上大学的。您让两个儿子去了部队当兵锻炼,6个孩子都没有一个当官的,也没有在重要岗位的。孩子们心里或许不是毫无怨言,而您总是说有工作干,有饭吃,已经很不错了!您还有一个让我们敬仰的特点就是党叫干啥就干啥,不和组织讲价钱。当年随大军南下到阜阳,就地领导土改,当了区长,很快您被调到专署当第一任行政科长,不久,又下派到阜阳县当粮食局长,二话没说就去了,随后又被任命为太和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您一干就是十来年,从没有向组织提要求。后来又到亳州当政工组长,平级调动,还要举家搬迁,您愉快地上任。后来阜阳建市,又把您调来当宣传部长,尽管您对这方面业务不熟,也立即到任。您的政治意识,服从意识强,都是我们晚辈学习的榜样!
  
  父亲,您走后家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您的子女均已全部退休,都加入到老龄行列,叫您爷的已经十来个,叫您老太爷也有十来个,叫您老祖的也有了,大的都上幼儿园了。各家过得都好,您老放心吧。我们大家会按照您的要求身体力行并教育子女诚实做人,宽厚待人,认真做事,公道正派!要为您争光,为社会作贡献!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