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花绽放时,毕业季来临。对于不少应届高校毕业生来说,2020年这个毕业季注定特殊又难忘。据媒体报道,今年全国的高校毕业生人数达874万,加之今年又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如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更为社会各界所关注。 表面看,“就业季”撞上“疫情期”,无疑加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但如果换一个视角,可以发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就业市场出现了许多引人注目的新变化,其中基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网红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迅猛,一大批新就业岗位、新工作方式正呈雨后春笋之势“破土而出”。 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迅猛,正在也必将催生更多的就业新岗位,创造更多创新创业新机会。比如,现在流行的直播经济,淘宝直播相关数据就显示,直播已催生超100种新职业,仅2019年就带动就业超400万人。与传统就业岗位相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催生的新就业、新工作是一片无比广阔的“就业蓝海”。 面对新的“就业蓝海”,高校毕业生应转变思路,开阔视野,不能只盯着传统的就业岗位,只关注“好地方”“好岗位”,要善于观察社会“新事物”,多关注经济“新业态”,从中找准适合自己的新的就业创业机会,一展身手,成就自我。 让高校毕业生在新业态的“就业蓝海”中驰骋遨游,还需要政府、学校和家庭合力而为,“众人拾柴”,各级职能部门当好“店小二”尤为重要,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以及新业态吸纳就业的新特点,并结合供需双方的新情况,为高效毕业生就业“架桥修路”,开展多种形式新业态招聘会,让供需平台更加畅通,让高校毕业生更加顺畅地在新业态就业。在支持创业上,可发布一批新业态创业领域目录,引导高校毕业生到这些领域创业,并加大创业政策支持和创业指导帮扶力度。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