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市房屋管理局消息,在前期存量房网签合同备案启用“电子印章”的基础上,7月1日起,合同上又新增防伪二维码,以防止有人在合同上“动手脚”。 本报此前报道,6月28日起,为深化房地产领域“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创优房屋网签、纳税、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营商环境,我市全面启用“存量房买卖合同网签备案专用章”和“存量房资金监管协议专用章”电子印章,彻底解决在房屋交易过程中,中介和购房者双方在房地产经纪机构与网签备案窗口来回跑问题。 而购房者拿到存量房网签合同后,下一步就会拿着合同到银行或公积金管理部门办理贷款手续。这中间,为了满足贷款条件或贷款额度,有人可能就会对合同“动手脚”。有关同志解释,目前,我市存量房网签系统还未实现与银行及公积金管理中心数据共享,所以在银行及公积金管理中心,无法看到存量房网签系统内的网签合同,从而造成“有机可乘”。 经市房屋管理局研究决定,即日起,将在存量房买卖合同上新增防伪二维码,通过扫描合同封面二维码,可直接提取合同编号、买卖双方个人信息、房屋坐落及网签合同价格、首付金额、贷款额等事项。此举,将有效杜绝文件篡改、造假等安全隐患,进一步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保障合同真实有效。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