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哨兵”构建智慧防溺网、志愿者教会孩子如何自救、工作人员巡逻防控……暑假期间,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我市各部门积极行动,综合运用“人防+技防”,为孩子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 王大庄“智慧防溺”系统监控画面 开展技能培训、进行防溺水巡逻 乘船游玩时,如何正确穿戴救生衣?意外落水后,如何保持漂浮状态实现自救?给他人做心肺复苏时,应注意哪些要点?7月7日下午,由共青团阜阳市委、共青团颍州区委、阜阳市青年志愿者协会、颍州区青年志愿者协会等联合主办的青少年防溺水安全教育水上自护技能培训活动举行。 活动中,志愿者们通过现场讲解、趣味互动等形式向青少年传授了防溺水知识,还进行了实操培训。 “在落水时,要把双手伸开形成一个‘大’字,尽量放松,把嘴和鼻子露在水面。”颍州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志愿者孙智溢一边在泳池中演示一边讲解。随后,他一对一在水中指导青少年学习自救技能。 阜阳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颍州区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张永伟介绍,协会9年来共开展培训近400场次,向10万余名青少年普及防溺水安全知识及自护自救应急技能。 记者从共青团阜阳市委获悉,今年5月以来,全市各级团组织及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了200余场、覆盖2万余人次的防溺水宣教活动。 另一方面,作为防溺水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我市各地组建镇、村两级防溺水巡逻队伍,对村内湾塘、河坝等重点区域开展常态化巡查,做到重要地点、重要时段有人巡、有人防。 “除了应急救援力量下沉村级,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也很重要。”颍州区三十里铺镇镇长史国显介绍,暑假到来后,镇、村包括村居物业管理部门工作人员,采取“敲门宣传”等方式向居民们宣讲防溺水常识。同时,一些志愿者团体经常对重点人群如儿童开展培训,以应急演练的方式,教授防溺水技能,提高防溺水安全意识等。 安装“智能哨兵”、配齐应急救援装备 “您已进入危险区域,请尽快离开;您已进入危险区域,请尽快离开……”在临泉县滑集镇胡小村王大庄的一处河塘边,每当有人靠近水域,智能监控系统就会立即发出警示。这套“智慧防溺”系统为村里的孩子撑起“安全伞”。 胡小村位于谷河沿岸,水域众多。过去,每到夏季村干部都要组织人力巡塘,就怕有孩子溺水。如今,村里的重点水域有这套搭载AI算法的智能摄像头24小时守护,能精准判断是否为未成年人单独靠近危险区域并发出预警,村里的值班人员将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置。“有了这套系统,就像给每个河塘都配了一个‘电子守护神’。”胡小村党支部书记吕晓霖介绍。 “在上述系统中,我们运用高点智能监控技术,结合AI图像识别算法,实现了对危险行为的智能预警。”阜阳铁塔项目主管王雪峰介绍。 “今天,咱们重点唠唠防溺水那些事儿。一直以来,溺水都是青少年非正常死亡的‘头号杀手’……”7月4日,记者来到三十里铺镇李门楼社区,发现路口的路灯杆上装了一台音箱,以太阳能板供电,有人经过时,音箱就自动播放防溺水宣传知识,时长大约一分钟。当人走远后,音箱里的宣传就结束了。 “这是我们镇近期安装的防溺水‘宣传哨兵’。”三十里铺镇平安建设和应急管理局局长储亚运介绍,目前全镇安装了8处,设置在村里的主要路口、沟塘边宣传防溺水安全知识等,每段安全小知识都不长,音箱有感应装置,只要有人从附近路过,音箱就会播放一小段。这些设备从技防角度,为防溺水再加道“保险绳”。 为强化应急救援保障,我市各地在河流、湾塘、沟渠等水域旁设置警示警告牌,配足配齐救生衣、救生圈等应急救援装备,确保一旦发生突发情况,都能够快速响应、高效救援。近日,颍州区鼓楼街道清河社区还联合辖区学校、应急消防工作站等多方力量,对辖区河道、池塘等危险水域开展排查,增设警示牌15处,配备救生圈、绳索等应急设备10套。 除了人防与技防外,我市各部门协同合作,织密织牢防溺水“安全网”。教育部门将防溺水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日常教学内容,向学生普及防溺水知识;公安部门加大对危险水域的巡逻管控力度;水利部门加强对水域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确保警示标识、防护设施等完好无损;应急管理部门则负责制定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等。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