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贷款类电信诈骗案,警方为你理清套路 近日,某网贷平台涉嫌诈骗一事,引来大家持续关注。现实中,网贷平台到底靠不靠谱?昨日,记者从阜阳市反电诈中心了解到,近期,我市也发生几起贷款类电信诈骗,受害人损失达到10万元以上。 今天,我们就通过案例来看看,这些网贷公司到底是如何进行诈骗的。 案例 为申请1万元贷款 转给对方13万多元 6月2日,市反电诈中心接到颍州区王店镇孙某报警称自己被诈骗。 警方迅速调查了解到,6月1日10时许,孙某手机收到微信添加好友消息。添加后,对方称孙某在“XX有钱花”网贷平台上有3万元额度,下载软件可直接领取贷款额度。 孙某深信不疑,便下载软件、注册账号并填写信息。随后,对方让他联系客服更改银行账号。谁知,孙某联系客服后,对方却以交纳解冻费用、保证金以及刷银行流水、匹配金为由,让孙某向其提供银行账户转账。为了贷款,孙某多次通过手机银行向对方提供银行账户转账共计118600元。钱转过去后,贷款却一直没有下文,对方却让孙某继续转账,他才发现被诈骗。 无独有偶。6月29日,颍东区的王某某接到一个电话,对方问他要不要贷款。有心贷款的王某某就加了对方QQ,询问如何贷款,对方便让她下载了一款APP“XX乐贷”。王某某在APP上填写信息后,申请了1万元的贷款,APP显示贷款成功,但在她提现的时候却多次显示提现失败。于是,对方就以修改银行卡账号、交保证金、提升信用等理由让她给对方多次转账,共给对方转账7笔,合计131800元。最后,王某某仍未贷款成功,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目前,上述两个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警方 三大套路:贷款无门槛、贷前乱收费、迟迟不放款 市反电诈中心民警介绍,上述案例的诈骗主要手法为:犯罪分子通过群发信息,称其可为资金短缺者提供贷款,月息低,无需担保;一旦事主信以为真,对方即以预付利息、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贷款无门槛、贷前乱收费、迟迟不放款是常见三大贷款诈骗套路。 为此,警方提醒,针对此类诈骗,关键在于防骗意识要提高。 首先,一定要选择正规贷款机构,如果个人资质存在“硬伤”,也不能企图通过不正当手段去获取贷款,小心偷鸡不成蚀把米。 其次,正规的贷款都有一个审批流程,立即放款是有很大风险的,大家需要保留足够的理智,不要一着急就被他人牵着鼻子跑。 最后,无论通过什么途径获取贷款信息,都不能盲目相信,不要透露个人信息给他人,更不要事前转款寻求贷款。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