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夜市、品小吃、跳广场舞、欣赏古装戏……去年7月以来,省级美丽乡村——阜南县段郢乡蒲庄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倡导夜市经济。一年来,“蒲庄夜市”吸引百余家地摊商贩进驻,每晚营业额预计5万元左右。 常办活动聚人气 昨晚7点刚过,晚霞还没有完全散去,蒲庄村文化广场上的“蒲庄夜市”便热闹起来,有做服装生意的,有出售本地土特产的,有出售鲜花绿植的,有烧烤鱿鱼和烤羊肉串的,还有跳广场舞和上演传统曲剧的…… “不少村文化广场建成后,因为缺少人气,冷冷清清,活不起来。这是不成功的,也不是政府的初衷。”省委政研室驻蒲庄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谷猛说,美丽乡村必需有人气支撑、产业支撑,“群众白天干活,晚上需要有场所进行休闲娱乐,这样人气才能上来。” 去年7月起,为聚人气,蒲庄村组建舞蹈队、徒步队、文艺队,开展徒步活动、广场舞活动,经常举办文体活动。特别是村里举办的农民丰收节和国庆节、中秋节灯会等大型活动,让广大村民很快习惯了去村文化广场休闲、娱乐和消费。 “空心村”成了夜市村 夜幕降临,在蒲庄村文化广场上及其附近道路两旁,有千名群众参加徒步、广场舞、文艺表演,聚集了大大小小地摊商户100多家。人流高峰时达5000余人。尤其是去年中秋、国庆期间举办的灯会,吸引逾万群众眼球。 随着夜市人气渐旺,村民开始尝试在家门口发展地摊经济,有的开起了农家乐,有的搞起了直播卖货。初步估计,目前“蒲庄夜市”每晚营业额5万元左右,昔日的“空心村”成了熙熙攘攘的夜市村:这边的广场舞正酣,那边的传统曲剧表演让观众连连鼓掌,篮球场周围、演出舞台下以及休息廊亭边都坐满、站满了人。 家门口摆摊轻松挣钱 作为段郢乡产业扶贫的探索,“蒲庄夜市”为广大村民创业及贫困户增收提供了便利条件。他们在家门口就可以凭劳动和智慧轻松挣钱。 疫情过后,蒲庄村贫困户李祥云在夜市和电商平台上销售蜂蜜2万多元,解决了产品滞销问题。贫困户杨政生在夜市上摆起了小吃摊,平均每晚收入200元左右。“村里发展夜市经济,让我们白天不耽误干农活,晚上通过摆摊挣得额外收入。”杨政生说,只有自力更生才能真正拔掉穷根,赚钱的渠道多了,收入才能更稳定。 “我白天在县城安装铝合金门窗及防盗窗,晚上回家跟妻子在夜市上做烧烤生意,一晚能卖1000多块。”36岁的蒲庄村居民王敬武说,趁年轻多干点,提前给孩子攒好上大学的开销。 段郢乡党委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蒲庄夜市”正在向好的态势发展,乡里将积极做好政策、后勤等方面的服务,加快进行基础设施改造,并及时协调解决夜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