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筷公勺”行动落地第一天,记者走访阜城酒店发现 阜城一家酒店餐桌上摆着公筷公勺 昨日是《安徽省地方标准公筷公勺服务规范》落地实行的第一天。一菜一公筷、一汤一公勺,记者走访阜城部分餐饮企业发现,如今,使用公筷公勺、分餐制已蔚然成风,用公筷夹菜、理性点菜也逐渐成为不少市民的就餐好习惯。 定制公筷、公勺亮相餐厅 不锈钢公勺闪闪发光,醒目的红色公筷,与顾客自用的黑色筷子形成视觉反差。昨日中午,在位于双清路的天英宝鼎酒店,记者看到,每位顾客就餐落座时,服务员都会送上一套含有公筷、私筷两副餐筷的餐盘,餐桌上也放置了“使用公筷公勺”的桌签。 “从4月份酒店恢复营业以来,一直在推行公筷公勺。”该店副总经理司光表示,酒店为此特意定制了300多副公筷,红色公筷与自用筷颜色不同,长度略长,以此形成区别,防止顾客混淆。此外,上菜后服务员也会征得顾客同意后,在边桌上分餐。 位于清河西路的“壹城味道”酒店也增加了公筷公勺的数量。“过去只在桌面上摆放公筷公勺,现在无论是冷菜、热菜还是汤羹、点心,每份菜品上桌后都会摆放公筷公勺与公共餐夹。”门店经理徐丽告诉记者。 中午就餐时分,在颍州万达广场三楼刘一手火锅店内,记者看到公共取菜餐台上,每道菜品配有一个餐夹或一把公勺,每张餐桌上都有一个筷勺架子,上面有一个漏勺、一双筷子和一个汤勺,作为公筷、公勺使用。 使用公筷、公勺渐成共识 店面标语、桌面标牌……记者走访时注意到,不少餐饮企业将倡导使用公筷公勺体现在每个细节上。“壹城味道”门店经理徐丽说:“我们让顾客随时看到提示,逐渐养成使用公筷公勺的习惯。” “自从疫情发生以来,基本上每家餐馆都配备了公筷公勺,刚开始还有点不太适应,现在已经习惯了。”在颍州万达广场三楼,正在用餐的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使用公筷公勺,对自己、对他人都是一份保障,这种健康的用餐方式,我举双手赞成。” 随后,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用餐市民。大部分人都对使用公筷公勺表示认同,“每个人都应该从我做起、文明就餐,养成健康的餐饮习惯和生活方式。” “良好的餐饮习惯关乎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市文明办创建科科长杨军告诉记者,推行公筷公勺是一次凝聚社会共识、重塑文明习惯的契机,目前全市范围内公筷公勺的使用情况有所改善,但“公筷行动”从公共大餐桌推广到家庭小餐桌,还有一段长长的路要走,下一步,将在家庭、社区以及单位、学校、医院食堂等场所开展相关宣传教育,让文明就餐成为持久风尚。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