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从小就向往军营的他们圆梦了

2025-7-31 09:38| 编辑: 刘黎 | 查看: 2133|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任刚 实习生 刘苏婉 通讯员 张伟文/摄|来自: 颍州晚报

   7月29日,家住颍州区的杨云博和刘昊楠终于圆了军校梦,分别收到了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和火箭军工程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以及颍州区人民政府、颍州区人武部颁发的喜报。不久的将来,两名热血青年的军旅故事将打开新篇章:一名立志驾驭钢铁战舰守护万里海疆,一名渴望执掌大国长剑捍卫祖国蓝天。

杨云博

  希望到驱逐舰服役

  在杨云博的书柜上,整齐陈列着三艘军舰模型:中国海军的052型112“哈尔滨”号驱逐舰、052D型172“昆明”号驱逐舰,以及一艘一战时期的战列舰模型。

  这些模型的每一片甲板、每一门主炮、每一枚导弹,都是杨云博用镊子与胶水精心拼装的。记者捧起一座模型端详,指尖摩挲过的舰体纹路里,藏着一名青年“驾巨舰巡弋大洋”的执着梦想。

  “从小我就向往军营,特别是海军。”杨云博说,姑父、姨夫、舅舅等都是军人,从记事起,他就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绿军装充满向往,对海军更是情有独钟。热爱历史的他从史书中了解到,近代中国的积贫积弱正是从帝国主义的海上侵略开始的。

  鸦片战争、马尾海战、甲午海战……对于这些屈辱的海战历史,杨云博深感痛心:“那段历史太沉重了,现在我们绝不能让历史重演。”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防力量的增强,杨云博心中的海军梦愈发强烈。高考填报志愿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大连舰艇学院。

  杨云博的父亲杨晨旭透露,儿子在填报志愿前专门咨询了学校招生负责人:“哪个专业能有更多机会驾驶大型战舰?”在得到肯定答复后,他郑重填报了导航工程专业。

  “希望我大学毕业后,能被分配到驱逐舰服役。”杨云博憧憬着,未来能驾驶055型大型驱逐舰,为祖国镇守万里海疆。

刘昊楠(中)

  火箭军父子的接力传承

  刘武刚怎么也没想到,在自己从火箭军(原第二炮兵)退役16年后,儿子刘昊楠将接过他的军装,再次走进火箭军的军营。

  “大概是受父亲影响,我从小就对军营、对导弹特别感兴趣。”刘昊楠还记得,小时候随母亲到军营探亲时,那些陈列的武器装备常常让他一看就是大半天,怎么拉都不愿离开。

  刘武刚回忆,儿子两岁时,自己正在原第二炮兵部队驻广东某部服役。娘俩刚到军营,刘昊楠就被操场上矗立的一枚东风导弹模型吸引住了。这枚长达13米的导弹昂首向天,犹如一柄出鞘的利剑。“后来他对部队、对导弹的痴迷,或许就是在那一刻埋下了种子。”刘武刚说。

  随着年龄增长,刘昊楠对军事的热情与日俱增。每当看到电影《战狼》中导弹精准命中的镜头,或者《红海行动》里特种兵冲锋陷阵的身影,他总会想起父亲的话:“战略导弹是国之重器,火箭军的使命就是守护祖国和人民的幸福安康。”

  高考填报志愿时,在获得父母支持后,刘昊楠郑重地选择了火箭军工程大学电气工程专业。

  刘昊楠对未来军旅生涯充满期待:“火箭军是国家的战略力量,‘东风快递,使命必达;长剑破空,决胜千里’。我要像爸爸当年那样,做好党和人民的执剑人,为保卫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