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20 日,淮河颍上南润段、邱家湖、姜唐湖三个行蓄洪区先后开闸蓄洪,修筑在淮河干堤内侧的22 座堤顶庄台时隔13 年再度成为洪水中一个个串珠状的“半岛”。21 日,记者走访部分庄台,探访行洪24 小时后的庄台生活。 经颍正公路来到赛涧回族乡八里垛村,临近中午,当地村民徐秀云抱着一捆菜豆坐在门口剥豆。“庄稼淹了肯定心疼,村里广播说正在核查灾情。”徐秀云说,十多年没蓄洪,地里收成一直不错,加上粮补、新农保年年都有结余,今年没有收成也不担心。 77 岁的村民伍腾蛟在清真庄台住了一辈子,他对居住在庄台很有安全感。“去年新修了柏油路,以前蓄洪哪能跟现在的条件比。”伍腾蛟说,村口有31 路公交车直达颍上县城,半个小时一班,村里商店吃的喝的都不缺,价格也没涨,跟平时没啥差别。 在八里垛村,像清真庄台这样的堤顶庄台一共有4 个,经过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生产生活条件均比2007 年蓄洪时有很大提升。“在蓄洪之前,我们已经通知群众储备蔬菜粮油等生活必需品,目前每座庄台的超市、商店货品供应充足。” 八里垛村党总支书记李学喜说。 在距离八里垛村37 公里外的孔台村,种养殖大户姜士光接到撤离的通知后,立即把农机转移到庄台上,不到两个小时80 亩大棚西瓜和60 亩虾塘全部被洪水淹没。“现在我们只有一条通往临淮岗北附坝防汛通道与外界联系,村里水电正常供应,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姜士光说,今年行洪有些突然,村里正在核查统计损失,还向上级争取了防汛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现在就等着洪水退去以后继续做好灾后生产,看看地里还能补种啥。 据了解,颍上县南润段、姜塘湖、邱家湖三个行蓄洪区开闸蓄洪前,为保障庄台群众在蓄洪区启用期间的生产生活,镇村干部不仅提前对全县22 个庄台7186户24845 人都进行了登记,而且还把必要的生活物资送到庄台上。 截至7 月21 日12 时,颍上县22 个庄台全部按照“四个一”标准强化汛期值班值守,即成立1 个临时党支部指导防汛、安排1 名公安干警维持秩序、落实1 名医护人员开展卫生防疫、下派1 名驻村干部恢复生产,确保庄台群众生产生活稳定。 乘坐冲锋舟离开庄台时,回眼望去,庄台就是水中孤岛,然而这里并不是生活孤岛,而是乐观豁达、舍小家顾大家的庄台人家。面对洪水,这里的人们依然对生活充满期待。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