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润段行蓄洪区沿河村余台庄台探访记 7月20日上午,淮河颍上南润段、邱家湖、姜唐湖三个行蓄洪区分别于9时16分、12时、13时相继开闸蓄洪,汹涌淮河水如脱缰野马奔流而下,有效分担了淮河中游防汛压力。其间,记者走进率先开闸蓄洪的颍上南润段行蓄洪区,实地探访润河镇沿河村抗洪抢险和庄台居民生活情况,发现当地干群面对洪水豁达乐观,庄台生活安宁祥和。 抗洪一线 干部群众勇担当 淮河水位表就是防汛动员令。从警戒水位25.5米涨至保证水位27.9米,两天时间内,南润段吹响了防汛抗洪冲锋号。面对淮河流域不断变化的雨情、水情、汛情和可能遭遇的开闸蓄洪,7月19日夜间,淮河颍上南润段润河镇流域内,一场紧锣密鼓的抗洪防汛行动全面展开。 作为润河镇防汛抗洪指挥部前线总指挥,镇党委书记吴家乐一刻也不敢放松警惕。7月19日夜间,镇党委政府发动全镇192名党员、618名民工深入防汛抗洪第一线,在各自负责的片区巡堤查险,转移群众。行蓄洪前后,吴家乐深入一线,忙前忙后,整整两天没顾上休息。 “洪水来势汹汹,在没有接到开闸蓄洪指令前,保护群众安全和生活安定是头等大事,不能有一丝一毫耽误。”吴家乐说,进入汛期后,镇里就提前谋划,成立指挥部,制定防汛抗洪应急预案和转移安置方案,严密组织巡堤查险处险,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沿河村村民刘善堂今年70岁,曾多次参加过抗洪抢险和防汛救灾工作。7月19日夜间,他自告奋勇加入村里抗洪抢险队,装沙子、打坝子,虽然动作有些迟缓,但干活的劲头一点不输年轻人。“守土有责,这片土地养育了俺们,家乡需要时俺们就挺身而出。你看,村里男女老少,但凡能出上力的,都来到一线抗洪抢险了。”刘善堂站在淮河大堤上,拿着一根长长的棍子,说起话来像一位沉稳的老战士:“有党委政府坚强领导,干部群众齐参加,洪水来了都不怕,俺们要以实际行动保卫家园。” 巡堤查险、筑坝抗洪的同时,群众转移安置工作也在紧张进行中。“进入汛期后,我们提前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发出转移安置告示。超过警戒水位后,我们迅速组织群众转移,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沿河村党总支书记周军介绍说,开闸蓄洪前,全村转移居住在低洼地段的村民21户49人,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庄台生活 安宁祥和心不慌 7月22日下午1点多钟,南润段开闸蓄洪第三天。沿河村余台庄台村民王娜娜站在大堤上,望着远处被洪水淹没的庄稼地,神情有些忧伤。不断上涨的水面下,有他们一家辛苦种植的旱稻和玉米。 “说心里话,谁都不希望蓄洪。洪水一淹,这季子庄稼就损失完了。”王娜娜说,没办法,我们生活在这里,开闸蓄洪是为了保护其他地方安全。“舍小家保大家,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个苦,我们吃得值。” 放眼望去,洪水无边,远处的树梢和庄台笼罩在一片烟雨之中。记者乘冲锋舟在洪水中行驶了15分钟,来到余台庄台上,只见这里道路整洁,绿树成荫,民居整齐,新建的公厕干净清爽,居民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不紧不慢地闲话家常,老人在文化广场上悠闲下棋,孩童在健身器材上玩耍嬉笑……一派安宁祥和景象。 从1995年修建庄台以来,经过多年发展,余台庄台已成为当地人安居乐业的家园。尤其是2018年当地实施美丽庄台建设后,完善了道路、公园、卫生室、文化广场等基础配套设施,实现了道路硬化、村庄美化、路灯亮化,环境绿化,庄台不仅是温暖的“港湾”,而且成为美丽的家园,村民生活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对此,热情好客的村民李士宽深有感触。如今,他家成了村民休闲娱乐的聚集点,有的打牌,有的下棋,还有的吹拉弹唱切磋技艺,日子过得悠闲惬意。记者来到李士宽家时,他正在和邻居下象棋。“洪水来了你们怕不怕?”面对记者提问,李士宽一边拿起一枚象棋,一边乐呵呵地说:“庄台修得恁牢固,抗洪前线有人守卫,有啥担心的!吃的喝的家里都有,俺们啥都不愁。” “蓄洪前,我们就动员村民提前储备充足的生活物资,并与镇上超市协商,向村民平价销售生活用品,供电、卫生、水利等部门等通力合作,各司其职,确保村民安全有序度汛。” 润河镇党委书记吴家乐说,洪水过后,行蓄洪区居民生活将很快恢复正常状态,镇党委政府将迅速开展生产救灾工作,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力争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帮助群众满怀信心奔小康。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