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乡创业养水蛭

2020-7-27 09:31| 编辑: 刘黎 | 查看: 14724|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尚原野 通讯员 蔡少平 苏小龙/文 穆可亮/摄|来自: 阜阳日报

  焦陂镇三和村村民董猛展示自己养殖的水蛭。

  提起水蛭,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不会陌生,这种水生动物常见于沟塘湖河,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阜南县焦陂镇三和村,就有这样一位专业从事水蛭养殖的小伙子,他租赁村集体经济大棚养殖水蛭,走出了一条发展特种养殖的创业之路。
  
  反季节龙虾畅销
  
  今年27岁的董猛是焦陂镇三和村村民,2014年从部队转业后一直在常州打工。2019年10月,他以每年1.2万元的价格租下村里9座温室大棚,发展水产养殖。近10个月来,他从养殖反季节龙虾起步,逐步探索出一条特种水产养殖的创业路。
  
  “去年的9个棚设置了18个养殖池,春节前一个多月就赚了好几万块钱。”董猛告诉记者,10月份是最后一茬露天养殖龙虾的上市期,如果不捞上来冬天就会全部冻死。他看准其中商机,租下村里大棚养殖反季节龙虾。大棚里的水,冬季可以保持在10℃以上,如果定期换地下水,养殖池的水温还可以提高3-5℃。像这种3.3米×30米的标准养殖池,一个池子面积近100平方米,池底种植水草,可一直养到小寒节气前后。
  
  “去年龙虾收购价格是13元—18元/斤,降温后销售价格35元—48/斤,一个多月时间价格就能翻一倍。”董猛说,除反季节龙虾外,去年他还试验养殖了两池反季节螃蟹,经济效益比龙虾还要高。
  
  养殖水蛭靠技术
  
  第一次尝到返乡创业甜头之后,董猛决定把租赁的大棚利用好,提高春夏淡季经营效益。他专门到江苏兴化学习水蛭养殖技术,今年6月30日投资2.2万元引进了170斤水蛭苗,按照100平方米养殖池30斤的标准投放。
  
  养殖水蛭对水质要求很高,池水深度不能超过60公分,一般30天就能捕捞一次。“有一个合作伙伴去年投资7万元养水蛭,33天上市挣了7万元。”董猛说,水蛭在中药材市场需求旺盛,多年来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主要是因为养殖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像这种刚捞出来的水蛭,现在市场批发价每斤95元左右;晒成水蛭干之后,市场价高达每斤700元左右,约7斤鲜水蛭就可以晒出1斤水蛭干。
  
  记者发现,水蛭养殖池里除了田螺壳外,看不到其他任何饲料。“水蛭以田螺为食,一斤田螺市场价1元左右,一般三四天投放一次。”董猛说,平时需要定期向养殖池投放益生菌,以利于调节水蛭消化系统,这样就能长得更快。
  
  利用空地养老鹅
  
  在钢架大棚南侧,是一条灌溉水渠,中间有一亩多空地。今年5月底,董猛引进了440只24日龄的鹅苗,把空地和水面都利用起来。一个多月过去了,鹅苗成活率在90%以上,最大的长到5斤左右。
  
  “这是大三花和皖普的杂交品种,公鹅能长到13到15斤,母鹅能长到10到12斤,出栏时一只就是一两百块钱。”董猛说,去年白鹅行情好,批发价最高时达18.5元/斤,今年如果有波动,价格每斤15元左右。正常情况下,这批鹅3个月就可以出栏,他却打算养到6个月再对外销售。主要是因为180日龄的鹅头部有隆起,可以当老鹅卖,价格比90日龄的鹅每斤高出两到三元。
  
  在温室大棚北侧,是一块没有流转的土地,董猛打算流转过来作为鹅的活动场。“鹅每天都要吃草洗澡,3个月后对活动场地也有要求,地方大一点能活动开,也能减少可能出现的疫病。”董猛说,等这批鹅上市以后,正赶上天气转冷,适合养殖反季节龙虾,一年到头大棚和空地都没闲着,经济效益是种植粮食作物的好几倍。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相关分类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