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下旬,受淮河上游强降雨影响,淮河王家坝段水位不断上涨,一度超过警戒水位和保证水位。 大水如大考,一旦王家坝闸开闸蓄洪,如何保一方安澜,守护好蓄洪区内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抗洪抢险最前线,52岁的曹集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唐洪彬用实际行动给出了他的答案。 曹集镇位于蒙洼蓄洪区中间位置,是蓄洪主场。“当时,淮河下游水位较高,出现顶托现象,而且上游水势较大,形势严峻可见一斑。”唐洪彬回忆,收到防汛指令后,他清楚地知道,这又是一场硬仗,容不得半点马虎。 第二天就要开闸蓄洪,群众及其财产转移成了当务之急。7月19日,曹集镇迅速启动防汛应急预案,组织全镇党员干部,帮助群众转移。然而,一开始,不少乡亲意识不到形势的严峻,不愿转移。唐洪彬便带着党员干部挨家挨户讲水情、作动员。 “老人家,洪水就要来了,现在生命安全最重要,我们来帮你收拾东西,赶紧撤离吧……”一句句苦口婆心劝说,一次次汗水浸透衣衫,一趟趟双腿沾满泥巴,唐洪彬一刻也不敢懈怠,“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第一位的,没什么比这更重要。” 星夜转移,成效显著。曹集镇在规定时间内转移了148户363人,转运粮食58万斤。20日8时31分,王家坝闸开闸,无情的洪水很快淹没了农田和道路,故土变成泽国。 为保障淮河大堤安全,曹集镇组织巡逻查险队,每公里大堤安排30-50人不间断巡查。唐洪彬也和巡逻队员们一起,时刻盯着堤坝安全,哪里有情况,哪里就有他忙碌的身影。“我们及时妥善处置了程郢村排灌站、东郢村围堰等处突发渗水情况,确保了防汛工作万无一失。”唐洪彬说。 作为一镇之长,除了在前线反反复复地巡堤查险,庄台居民和转移群众吃得好不好、住得是否安全,唐洪彬也一直记挂在心里。无论工作有多忙,他坚持每天前往庄台,走进居民家中问长问短,及时为有需要的乡亲协调安排生活物资,鼓励大家坚定战胜洪水的信心。 连日来的操劳,乡亲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唐镇长,你晒黑了,也变瘦了,一定要注意身体呀。” 每当听到这些暖心的话,唐洪彬总是备受感动,连忙回应道:“大家都平平安安,我们也就放心了。” 把群众的大事小情装在心里,揪心的事必然少不了。眼下,汛情趋于稳定,最令唐洪彬揪心的就是镇里发展莲藕、芡实等沿淮适应性农业的种植户们。每当想到被洪水淹没的农作物,他就感到万分惋惜。 “我们用了好几年时间,一步一个脚印摸索,从无到有,发展了数万亩适应性农业,如今洪水到来,损失依然不可避免。”唐洪彬说,最近几天,他一直在走访种植大户、涉农企业家,摸清损失情况,勉励他们重振士气、抖擞精神,积极开展生产自救。“蒙洼人天生有着和洪水较量的劲。待到洪水退却,我们将继续在这片土地上发展生产,继续做好‘水上文章’。我们有信心战胜困难,过上美好生活。”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