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食堂有妙招,“舌尖”不浪费

2020-8-19 09:56|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32721|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白阳 通讯员 武艳 周琰 彭诚 文/摄|来自: 颍州晚报

  当下,制止餐饮浪费、节约粮食、适度取餐已成为阜城市民的共识。17日,记者走访发现,机关单位带头厉行节约,取得了良好效果。
  
  采购前统计就餐人数
  
  “咱们吃多少打多少,不够还可以再打……”17日中午12点,国家税务总局阜阳市税务局机关食堂的服务人员一边打饭一边提醒工作人员“勤拿少取”。
  
  记者看到,随着工作人员陆续就餐,食堂餐车很快空了,废弃物回收桶里只有骨头、果皮等厨余垃圾。在食堂的墙壁上,随处可见“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等宣传标语。正在就餐的工作人员李振宇告诉记者,近期明显感到食堂的变化,备餐更科学,严格按人控量,食堂工作人员会频繁提醒大家按需取餐,职工也更注意做到“光盘”。
  
  国家税务总局阜阳市税务局机关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健告诉记者,机关食堂每天中午约有200名干部职工就餐,运营过程中,每天会及时掌握就餐人数,按需采购,就餐时安排服务员进行引导和提醒,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小灶模式备餐
  
  在颍东区政府食堂,入口处、取餐处、餐具回收处等醒目位置都放置着节约粮食、杜绝浪费的海报和标语,每个餐桌上都有一个“不剩饭不剩菜”的提示牌。食堂采取自主取餐,每个人根据食量和喜好选取。
  
  据颍东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主任訾振林介绍,每次做饭时,厨师会预留一部分菜品,先制作一部分饭菜放置在自助取餐的餐盘里。“当餐盘里的饭菜快没了的时候,厨师会在厨房进行第二次炒菜,也就是说每次都用‘小灶’炒菜,不像以前那样一次做很多。”
  
  除了饭菜适量,食堂里有专人负责监督,发现浪费行为及时制止。在餐具回收处,结束用餐的工作人员按照餐盘、厨余垃圾、小碗、筷子、勺子等分类放置。“现在厨余垃圾相较以前减少了很多,大家都有节约意识,都是勤拿少取。”收餐工作人员说。
  
  “食堂的做法我觉得很好,我们不仅要自己践行节约理念,还要做勤俭节约的传播者,把这个习惯带到生活中,影响更多的人。”颍东区政府工作人员胡晓雅说。
  
  訾振林告诉记者,在颍东区政府食堂,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养殖户不愿收取食堂的泔水。“由于我们都少拿多取,很少有剩饭剩菜的情况发生,所以泔水桶里除了厨余垃圾,几乎没什么东西,养殖户就不愿意来,我们只好出钱请他们来回收。”
  
  主食按两个标准提前盛好
  
  中午十一点,在国家电网阜阳供电公司的食堂内,职工们正有序排队,挑选自己想吃的饭菜。记者从后厨了解到,为防止浪费,食堂工作人员会先将饭菜盛放在一个个小盘子内,菜量不多,员工可以多次取餐。对于主食米饭,工作人员按照少量和适中两个标准提前盛好,用餐职工可根据自己的需求挑选,吃完后仍有需要可前往窗口添饭。
  
  “吃多少拿多少,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为一名普通的员工,我们一直是这样做的。”国网阜阳供电公司员工牛小岑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在吃饭时,都会想到饭菜从哪儿来,要是浪费的话,自己都觉得是一种罪恶。”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