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峰到贫困户家中走访。 “儿子上大学,有大学生资助项目扶持;爱人入院治疗,根据健康扶贫政策可以报销……”近日,听了镇扶贫工作人员吴峰的介绍,阜南县黄岗镇贫困户李子军心里的大石头总算放下了。 前不久,得知孩子考上大学,李子军一家欢欣鼓舞。可转念间想到爱人吴治凤因患癌症需要一大笔治疗费,李子军一家又陷入了忧愁中。“孩子一年的学费加生活费要1万多元,我去合肥治疗得花大约10万元。”为了给孩子凑足学杂费,吴治凤一度想放弃治疗。 “按照健康脱贫‘351’政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政策补偿后,您在省内县级、市级、省级医疗机构就诊,个人年度自付封顶费用分别为3000元、5000元和1万元,超过部分的合规费用由政府兜底保障。”吴峰得知情况后,来到李子军家中,向他们讲解脱贫攻坚政策,“大娘,您安心去看病。孩子上大学,还有相应的资助项目可以申请。” 消除了顾虑,吴治凤入院治疗,目前身体正在恢复中。 从事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吴峰积极学习扶贫政策、强化帮扶意识、拓宽帮扶思路、落实帮扶项目,全力做好扶贫政策的“宣传员”、扶贫工作的“服务员”、党和群众的“联络员”。 “俺去年种了3亩多芝麻,政府怎么没有补钱?”吴峰和同事到脱贫户李学玉家中走访时,对方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老人家,您别急。我来查一下,一会儿就给您答复。”吴峰安慰道。通过查询得知,李学玉2019年种植芝麻3.2亩,获得奖补资金1280元,分两次打卡发放,每次640元。“大爷,您带上身份证和银行卡,去镇上的农商银行拉出流水,对一下账,就可以看到奖补资金已经发下来了。” 扶贫过程中,类似的误会时有发生,吴峰总是耐心细致地解疑答惑,既宣传了扶贫政策,又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对待来访群众,吴峰仔细问清意图,尽量第一时间帮助解决,不能当时解决的也会耐心解释,或者寻找到解决办法后,第一时间给予答复。 瓦庙村村民杨大峰是一名驾驶员,妻子平时靠打零工挣钱,家里有3个孩子正在上学。“我们家庭负担挺重的,为何我不是贫困户?”为此,杨大峰到黄岗镇扶贫办咨询贫困户申请条件。吴峰接待了他,问清了家庭收入等基本情况,又把建档立卡贫困户识别流程向他作了详细说明,“你认为具备条件,可以申请,但申请后还要经村民代表评议等一系列程序。” 杨大峰回去后递交了申请,但审核未能通过。了解到其他贫困户的情况,杨大峰本人表示认同:“与贫困户家庭相比,俺家确实不算困难。” 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黄岗镇14个村,吴峰几乎每月都要走一遍。除了向群众宣讲脱贫攻坚政策,督导政策落实到位、了解巡查问题是否整改到位也是他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2019年,阜南县脱贫攻坚督导专班来到黄岗镇,反馈耿寨村光伏电站杂草丛生。接到反馈后,吴峰立即开出督办单,联系耿寨村限时整改。 后来,耿寨村负责同志将整改前后的照片发给吴峰,告知已经整改完毕。吴峰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实地查看整改情况。“问题整改不是有一改一,而是举一反三,长期坚持,终端见效。”离开前,吴峰和耿寨村负责同志说,“我们只有把所有问题整改到位,消除短板,脱贫攻坚战才能取得最后胜利。” 一步一个脚印,既要走得实,又要走得稳;既要真扶贫,又要扶真贫。“情系农村,情系农民;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这是吴峰的奋斗目标。在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下,在吴峰等扶贫工作人员的努力下,黄岗镇贫困发生率已从2014年11.32%下降到目前的0.37%,贫困人口由2014年的2531户6929人下降到95户230人。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