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做好扶贫 “宣传员”“联络员”

2020-8-28 09:45|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16667|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杨治好 通讯员 杨露琪 文/摄|来自: 颍州晚报

  烈日炎炎,在阜南县黄岗镇,村民经常会看到一个精神的小伙子,手里拎着一个大文件袋,走村串户宣讲党的扶贫政策。他被群众称为扶贫 “宣传员”“联络员”。
  
  他叫吴峰,黄岗镇扶贫办工作人员。
  
  为了掌握好第一手资料,全镇14个村,吴峰几乎每月都要走一遍。从事脱贫攻坚工作第一天起,吴峰深感责任重大,每天工作之余都会抽出大量业余时间认真钻研中央扶贫精神和扶贫政策。“人家看一遍,我就看两遍,还不行就看三遍五遍。”就这样,吴峰从一知半解到烂熟于心,成了扶贫政策宣传专家。
  
  今年3月的一天,吴峰和同事到建档立卡贫困户李学玉家走访。李学玉悄悄地把吴峰拉到一边说,自己去年种了3亩多地的芝麻,政府怎么没有补钱,会不会被村干部截留了?“不可能,现在都是打卡发放。”吴峰斩钉截铁地说,现在党和国家政策好、制度规范,奖补资金拨付不经过村级层面,是直接通过“一卡通”方式打卡发放,不存在截留的空间。“您老人家别急,我来查一下一会儿就给您答复。” 吴峰现场就打起了电话查询。通过查询得知,李学玉2019年种植芝麻3.2亩获得奖补资金1280元,已经分两次打卡发放,每次640元。
  
  随后,吴峰让李学玉有时间带上身份证和银行卡,到银行拉一下流水,不行再给他打电话。几天后,李学玉去银行确实查到了那两笔钱,他激动地说都是自己不好。
  
  这样的误会时有发生,吴峰总是细心周到得把事情化解,既宣传了扶贫政策,又把矛盾化解于无形。
  
  在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中,经常有困难群众到办公室咨询扶贫政策。无论多忙,吴峰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安抚来访者坐下,尽量第一时间帮忙解决。不能第一时间解决的,也会记录下来逐一解决。
  
  吴峰走访姜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李子军时了解到,李子军妻子吴治凤患有癌症,到合肥治疗费用需要10万元。他儿子考上了大学,为了省钱给儿子上学,吴治凤不愿意接受治疗。吴峰向吴治凤详细介绍了健康脱贫政策,特别是“351”政策,个人年度自付封顶额分别为3000元、5000元和1万元。而且学校有资助政策,绝对不会因为贫困影响上学。吴治凤欣然入院治疗,目前身体正在恢复,住院费用也按政策规定报销。
  
  为了完成各项任务,吴峰和同事加班加点工作,放弃陪伴家人的时间。2019年,阜南县脱贫攻坚督导专班到黄岗镇督导,反馈耿寨村光伏电站杂草丛生。吴峰接到反馈后,开出督办单,联系耿寨村限时进行整改,耿寨村将整改前后的照片发给吴峰,表示已经整改完毕。吴峰第一时间赶到耿寨村光伏电站,实地查看整改情况,他在和耿寨村负责人交流时说,问题整改不是有一改一,而是举一反三,长期坚持,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这都是应该做的工作。”几年来,吴峰一步一个脚印,真扶贫、扶真贫,情系农村、情系农民,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黄岗镇贫困人口由2014年的2531户6929人,贫困发生率11.32%,降到了目前的95户230人,贫困发生率0.37%;涉贫信访逐年下降,这些都离不开吴峰和黄岗镇所有扶贫人的共同努力。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