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坎河社区的脱贫路

2020-9-3 09:49| 编辑: 戴斐 | 查看: 16883|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尚原野 通讯员 余波|来自: 阜阳日报

  这几天,颍泉区中市街道办事处坎河社区200多亩分葱陆续进入成熟期。在王庄自然村贫困户孙怀芳家中,一捆捆分葱即将装车外销。“今年行情好,批发价4块钱一斤,不愁卖。”孙怀芳说。
  
  2018年2月,孙怀芳4岁的小孙子被诊断出脑瘤,仅手术一项就花去了20多万元。当年9月,一家7口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其中5人享受三类低保待遇。作为全村唯一一户未脱贫户,孙怀芳的家庭收入直接关系到坎河社区脱贫攻坚任务的顺利完成。
  
  坎河社区分葱种植有20多年历史,一年三茬,年均产量1.3万斤。去年,分葱种植列入村级特色种养殖补助范围,贫困户种葱每亩奖补1200元,最高6000元封顶。
  
  “种葱5亩就能拿到6000元奖补,孙怀芳一家种了6亩,毛利润1万多元。”省民政厅派驻坎河社区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靳兆忠说,今年村里开发了20个公益性岗位,有两个指标给了孙怀芳夫妇,仅此一项两人每月就能增收1240元。加上低保、光伏、产业扶贫政策,孙怀芳一家年底就能脱贫。
  
  坎河社区是颍泉区中市街道办事处27个村(居)中唯一的贫困村。2009年以前,全村没有一条水泥路,人均耕地0.69亩。由于地处新老泉河之间低洼地的最西端,十年九涝、人多地少的矛盾一直制约着当地的经济发展。
  
  2014年4月,省民政厅定点帮扶坎河社区。为了从根本上解决4200多名群众的出行问题,省民政厅驻村扶贫工作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累计为坎河社区修建通村道路71公里,实现了7个居民点全部贯通、户户连通。
  
  基础设施的改善,带来的是经营方式的转变。特别是相邻的西湖社区列入征迁区域后,一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到坎河社区投资,当地已发展家庭农场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种植大户2家,土地流转率从2014年的不足10%上升到现在的75%。
  
  为了进一步拓宽坎河社区的集体经济收入来源,省民政厅累计投入150万元,分两期建设了扶贫大棚,一期建设的51座钢架大棚于2016年建成投用,每年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2万元。“8月26日,我们刚刚注册成立了颍泉区裕穗种植专业合作社,打算在二期钢架大棚里实施年产40万斤食用菌项目,可以带动30名贫困户就业。”坎河社区党总支书记张允超说,2019年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已经达到28万元。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相关分类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