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特色产业,铺就特色脱贫路

2020-9-4 09:37|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25004|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楚楠楠 通讯员 余波 文/摄|来自: 颍州晚报

  颍泉区中市街道办事处坎河社区地处泉河低洼地,交通不便,是中市街道唯一一个的贫困村。近年来,在帮扶单位的扶持下,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16年,社区脱贫出列。
  
  现在正是分葱成熟的季节,坎河社区最后一户贫困户王敬光和父母一起正忙着采摘分葱。今年的分葱产量高、价格高。“批发价4块钱1斤,我家6亩地的葱,又是一笔不错的收入。”王敬光说,2018年他的儿子患病,一家债台高筑,一家7口成了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孩子得到了及时救治,父母在村里的公益性岗位上工作,自己还种葱增收。“有好干部、好政策,我们全家对脱贫信心满满。”王敬光说。
  
  “脱贫路上,我们绝对不会让一个贫困户掉队。”省民政厅派驻坎河社区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靳兆忠介绍,坎河社区共1100多户,4200多人,建档立卡贫困户96户。2014年4月,省民政厅定点帮扶社区。社区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经过认真调研,制定了优先发展特色产业,持续壮大特色村经济的工作思路。
  
  如今,坎河社区有1家兰园家庭农厂,发展了合惠专业合作联社、天祥专业种植合作社,还引进了储家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金阳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带富能力明显。目前,村里建设产业大棚71座,扶贫车间1个,种植多品种无花果、葡萄、软籽石榴等特色水果500余亩。
  
  为了进一步拓宽坎河社区的集体经济收入来源,省民政厅累计投入150万元,分两期建设了扶贫大棚,一期建设的51座钢架大棚于2016年建成投用,每年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2万元。
  
  今年,村里专门成立颍泉区裕穗种植专业合作社,利用刚刚建设的村级扶贫大棚发展食用菌种植项目。“投产后,预计可年产40万斤食用菌,能带动30名贫困户就业。”坎河社区党总支书记张允超说。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