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上工作服,在家门口上班,每月工资近3000元;换下工作服,下田种地,又是一笔收入。” 说起现在的生活,界首市顾集镇于庄村龙辉日用品有限公司双创车间贫困户李龙一脸满足。近年来,界首市顾集镇涌现出多个双创车间和扶贫车间,为脱贫攻坚助力。 车间内,李龙熟练地操作着机器,原本普通的铁丝经流水线送丝、切断、捏弯后,再经过浸塑工序后,就变成了蓝色的、红色的精美衣架。 几年前,李龙一家因妻子生病致贫,2017年他来到双创车间工作至今。“以前光是简单的种地,现在我自己一年就能挣三万多元,快赶上在城里上班了。” 李龙笑着说,他家已经实现了脱贫。 像李龙这样靠双创车间摆脱贫困的人不在少数,龙辉日用品有限公司已吸纳了附近20多名贫困群众就业,人均增收两三万元。 龙辉日用品有限公司生产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顾集镇大程村希捷仿真花卉的扶贫车间也是一派热火景象。刚进企业大门,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4000多平方米的就业车间,其中不仅有各类摆放整齐的半成品和原料,还有琳琅满目的成品仿真花。车间内,两鬓斑白的老人们正麻利地组装着仿真花。公司负责人邱超说,该车间有二三十位50—60岁的老年人工作,领计件工资。“刚开始的时候他们不熟练,一天也就挣40多元,现在每月能有2000—3000元不等的收入,老人有事做、有钱赚,生活更有保障。” “镇里招商引资本地成功人士来老家投资办厂,引进一些企业建设衣架、洗化用品生产线,主要招募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居家就业的男劳动力。”顾集镇于庄村党总支书记李俊介绍,这就解决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技能较差,外出务工压力较大的问题。现在,几家双创、扶贫车间每年能安置就业约150人,年人均收入增加2万元左右。 “现在,于庄村、胡湾村、李翠村、大程村双创车间和扶贫车间为助力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起到了重要作用。”界首市顾集镇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小微企业遍地开花,立足于自身的发展,积极响应国家脱贫攻坚政策,真正撑起了就业扶贫的“半边天”。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