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身材,头发斑白,经常穿黄条纹样式的军装裤,说起话来山东、合肥口音掺半,做起事来较真严谨,这是靳兆忠留给颍泉区中市街道办事处坎河社区居民的印象。 老家山东泰安,在武警安徽省总队服役26年,2016年转业到省民政厅基层政权处,2018年4月来到坎河社区担任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对于48岁的靳兆忠来说,坎河社区是他转业后的另一个主战场,帮助这里的群众“过坎”,是他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坎河社区坎河溜自然村的张桂荣,2013年患子宫癌并做了手术,除去新农合报销部分,其个人还承担了数万元医疗费。驻村扶贫后,靳兆忠干的第一件事就是逐户走访,了解到张桂荣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符合动态调整条件,便多次上门核对信息,将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6月,张桂荣的丈夫杨振武被诊断出白血病,治疗费用花了数十万元,而个人承担部分不足万元。 “要不是享受健康扶贫政策,我们根本治不起。”张桂荣说,现在夫妻俩吃药都能报销,身体恢复得也好,打心眼里感谢党的好政策和扶贫干部的关心。 坎河社区地处新老泉河交汇处最西端,这里地势低洼,被称为“盛水不漏的金盆底”。全村人均耕地0.69亩,2014年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6户385人,贫困发生率9.11%,是中市街道办事处唯一的省级贫困村,脱贫任务艰巨。 “今年春节在合肥没待几天,我就回坎河社区了。”兴民卫浴家具厂租赁村里的扶贫车间,春节过后产品运不出去,6名贫困户就业面临较大困难,靳兆忠立马赶了回来,协调相关部门开辟绿色通道。 企业很快复工,家住坎河社区葛庄自然村的贫困户张益萍,又像春节前一样每月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家里两个小孩上学,一天不挣钱,开支就成问题。”张益萍说,现在厂里天天都有活干,到月结工资,一家人的生活没问题。 帮扶过程中,靳兆忠还充分发挥民政工作优势,引导阜阳市益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对接帮扶25户贫困户;引导安徽省博爱公益基金会资助新河小学学习用品、帮扶坎河社区孤儿;倡导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款5万多元,为222名高龄老人购买保险。 为了进一步拓宽坎河社区集体经济收入来源,靳兆忠积极向省民政厅争取产业发展资金57万元,建设扶贫大棚。今年8月26日,坎河社区注册成立了颍泉区裕穗种植专业合作社,决定近期实施年产40万斤食用菌项目,可以带动30名群众就业。 截至目前,坎河社区仅余1户7人未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17%。“靳兆忠身上有一种军人的坚韧,这股劲儿激励着贫困群众,也影响着社区干部。”坎河社区党总支书记张允超说,2019年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8万元,这些都离不开靳兆忠一步一个脚印的付出。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