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玉环:巧手“裁”出新生活

2020-9-14 09:10|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15510|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任秉文 通讯员 孙占峰 刘文琴|来自: 阜阳日报

  暑威尽退,秋高气爽。在界首市邴集乡董寨村,一处没有门头的裁缝店内,56岁的店主李玉环忙个不停。她的身旁,几名女顾客或坐或站,一边看着她缝制衣服,一边向她询问有关裁衣的问题,小小的裁缝店内洋溢着欢乐的氛围。
  
  眼前的李玉环精神饱满、干劲十足。然而,就在几年前,她一家还深陷贫困,生活拮据。“以前患有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不能像其他乡邻一样外出务工,一直靠着几亩薄田生活,2014年被评为贫困户。”李玉环说,生活处处需要花钱,那时候却挣不到钱,一家人心情十分压抑。“好在党委政府没有放弃我们,不仅让我享受了多项扶贫政策,还鼓励我动手创造新生活。”
  
  李玉环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别人学过做衣服,后来还去专门培训裁缝的学校进修过,对制衣有一定的了解。“能不能在村里开个裁缝店,为村民们就近制作衣裳提供方便,也能挣点钱养家糊口。”李玉环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镇村扶贫干部。
  
  镇村扶贫干部得知后十分支持,主动帮其申请了5万元的创业贷款,还帮其申领到了3000元的创业补助金。“非常感谢大家的帮助,我一定不辜负大家。”李玉环更加坚定了把店开好的念头。
  
  “玉环嫂子的手艺真好”“周边很多村民都到这儿来做新衣服”……李玉环制作的衣服不仅质量过硬、价格不高,而且款式新颖,很快便在当地圈了不少“粉丝”。
  
  “好的时候,一个月收入2000多元,差的时候也有八九百,一年下来两万元收入不成问题。”李玉环说,她心里十分清楚,村民们之所以找她做衣服,一方面是对她手艺的认可,另一方面也是想帮她一把。“大伙儿都为我着想,我也不能砸了自己的‘饭碗’,我会不断地学习,裁出更好的衣服回报大家。”
  
  幸福的生活从来都是奋斗出来的。李玉环的裁缝店走上了正轨,她的爱人和儿子也在外务工挣钱。经过一家人的共同努力,2017年,他们终于甩掉了贫困的帽子,并作为“最美脱贫户”代表,受到了邴集乡党委政府的表彰。
  
  “李玉环虽然身体不好,但是身残志不残。”董寨村干部告诉记者,她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实现了增收脱贫,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十分感人,这也是她的裁缝店能够火起来的主要原因之一。
  
  划样、裁剪、缝纫……一年又一年,李玉环用自己的巧手“裁”出了幸福新生活。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