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颍泉区伍明镇王寨村,笔直的柏油马路一路延伸,道路两侧绿化树葱葱郁郁,不远处河水清澈;远程教育文化广场内,有的村民在健身器材上健身,有的村民聚在一起跳广场舞…… 几年来,在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驻王寨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徐杰带领下,扶贫工作队经过三年多的努力,使得王寨村实现脱贫240户483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1%。 2017年“五一”假期刚过,徐杰开着自己的私家车率队出发,带领徐冬梅副队长等人抵达王寨村。“初到王寨,队员们的心情可以用震撼来形容。” 徐杰说,那时的王寨村杨絮飞扬,晴天路上尘土弥漫,灰蒙蒙的一片,沟渠里垃圾成堆;村里没有路灯,夜里漆黑一片。 “要让这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让百姓过上体面的生活。”徐杰和扶贫工作队立下了这样的誓言。接下来,工作队加班加点行走在王寨村7000亩土地上,18个自然村1558户人家,不到一个月就完成了调研任务,当时,村集体收入仅为6000元。 三年来,徐杰带领队员,团结协作,相互关心支持,克服家庭、个人等各方面困难,每人每年平均驻村300天以上,全身心地投入脱贫攻坚战,队员们扎实肯干的作风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肯定和好评。 产业是扶贫的抓手,徐杰带领大家定方案、跑项目、找资金,扶贫工作队制定了1年和3年发展规划,“一户一策”制定发展方案。在产业发展上,王寨村流转了千亩土地种植中药材凤仙花;村民们种红薯不好销售,工作队就带领村民进行红薯深加工生产粉丝;留守妇女、老人们没有收入,工作队也积极联系企业进驻村级扶贫车间。 50多岁的脱贫户张克江身体有残疾,因病致贫。在工作队的帮扶下,他养羊养猪,还学会了炸馓子。如今,张克江翻新了房屋,生活越过越有滋味。“在徐队长的帮扶下,我家年收入从不足2000元增长到2万多元。” 每每提及此事,张克江都感慨不已。 在产业扶贫的同时,徐杰三年多来四处奔走,争取各类帮扶资金1000多万元,村里建起了光伏电站、党员活动室、村民服务大厅、电子商务扶贫驿站,建设了村民文化广场。借助帮扶单位,徐杰还组织开展消费扶贫,发挥省委党校平台优势,展销推介颍泉区名特优农产品,通过校(院)机关服务中心等部门线下直销和学院电商团队网上销售等方式,为农户销售农副产品共计5万多元。 2019年,王寨村实现村集体收入26万多元,2020年力争达到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村行列。因成绩优异,驻村工作队2018年6月被颍泉区委授予“先进扶贫驻村工作队”称号;2019年10月荣获“安徽省属单位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2020年荣获“阜阳市先进扶贫驻村工作队”称号。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