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培训传技能 就业出路宽

2020-10-16 08:57| 编辑: 刘黎 | 查看: 22411|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杨燕 通讯员 韩静

  
  中秋节过后,参加了北京的第二阶段学习后,临泉县宋集镇的张富玲和其他13名准月嫂回到了临泉。10月14日,经过学校介绍,张富玲和一个预产期11月份的客户达成了意向。
  
  “我准备下户之前再练习练习各种辅助操、预防疾病操。”张富玲说,要不是受疫情防控影响,她所在的工厂不景气,还真没想到有一天会成为月嫂。
  
  受疫情防控影响,张富玲之前打工的工厂效益不好,她回到了临泉。偶然听说皖北经济技术学校开设月嫂班,再看着同村的姐妹经过一段时间学习,找到了月薪七八千元的月嫂工作,张富玲心动了。随后,她和同村其他几个姐妹报名参加了今年第五期月嫂班的培训。“一般来说,像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孩子大了,家务活少了,有机会出来培训、打工,也愿意学些新知识。”张富玲说,原本以为月嫂就是做些“伺候人的活儿”,但经过19天的学习,“月嫂”这个名词在她心里有了新的定义。
  
  “虽然我也带过孩子,有一点经验,但来到这儿深入学习以后,才知道现在都讲究科学育儿,我们带孩子的老一套办法好多都不适用了。”张富玲说,比如老师教她们给婴儿洗澡,手要护住两只耳朵,不能进水,洗的时候动作轻柔一点;要给1个月的婴儿每天做婴儿操,提高孩子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让他们的动作变得更加灵敏,肌肉更发达。
  
  除了新生儿护理,月嫂班的授课内容还包括产妇坐月子的注意事项、月子餐制作、婴儿辅食制作和孩子的早期教育等课程,以及职业道德、责任心和爱心的培训。19天的初级实操课程培训周期结束后,学员还要通过结业考核。只有考核过关,才能进入月嫂市场,薪资待遇也会比从事非技术工种的人员高一倍左右。
  
  在张富玲看来,职业培训带来了技能提升,更带来了职业认同感。她已经做好准备,向“金牌月嫂”的目标出发。
  
  据悉,今年以来,与张富玲一样在皖北经济技术学校接受培训的有3000多人,其中直接转化就业达到1000多人,就业转化率接近40%。
  
  “为应对疫情防控对就业的冲击,临泉县不断加大对农民工培训力度,认定了7所职业培训学校为临泉县职业技能定点培训机构,为‘六类人员’(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16-65岁的劳动者、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免费就业技能培训。”临泉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像皖北经济技术学校主要开设有育婴员、插花员、茶艺师、家政服务员、保健调理师、养老护理员等培训。
  
  皖北经济技术学校副校长姚秀平说,这些专业都是根据社会需求而开设的,现在学校不用去街上招生,已顺利就业的学员会口耳相传帮学校介绍来新学员,因为好就业才是好培训。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相关分类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