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里拿着钩子和布绳,脚下踩着缝纫机踏板,不一会儿,王秀英身旁的工作台上,加工好的成品吊床堆成了堆。 60多岁的脱贫户王秀英家住太和县大庙集镇吴桥村。3年前,她来到吴桥村众鑫户外加工厂工作,如今已成为一名熟练的车工,工资收入也连年上涨。“厂里按件计酬,多劳多得,俺现在一个月能拿2000多块钱,还不耽误照顾卧病在床的老伴。”王秀英对记者说。 不止王秀英,流水线上的30多名工人同样受益良多。“王姐,要发工资了,得给孩子买两套新衣服”“吴嫂,今年玉米收成还不错,加上咱们挣的钱,这个月能攒上好几千呢”……看着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众鑫户外加工厂老板吴博想:“当时留在家乡创业的决定是正确的。” 回忆往昔,33岁的吴博感慨万千。“初中毕业后就到无锡一家摩托装配公司打工,后来又辗转吉林省四平市、广东省广州市打工,十多年来也没有多少积蓄。”吴博说,2015年,母亲生了一场重病,他不得不留在家中照顾。 一直闲着也不行,必须得想办法在家门口挣钱养活一家老小。2016年,在村干部的介绍下,吴博和爱人到皮条孙镇一家吊椅加工厂工作,两年下来,既存了些钱,也学会了加工技术。 “吊床吊椅易学易做,且市场需求量大,与其给别人打工,不如自己创业。”吴博说,2018年,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他投资20多万元创办了众鑫户外加工厂,租用厂房,购置10几台电动缝纫机,主要从事吊床和吊椅加工,日均产量4000多个,当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100多万元。 “村里有很多留守妇女和老人,能带着大家共同致富,我感到很开心。”吴博说,目前,加工厂带动了30多名周边村民就业,其中贫困户10几名,每人每月工资在2000元至3000元之间。 “通往小康的路上,我一人过好不算啥,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才最值得庆祝。以后我会继续努力,把生意经营好,带着大家端稳就业增收的饭碗。”吴博说。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