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学校,就在贫困户家里,对于参加扶贫工作5年的赵春龙来说,这是他的生活常态。 “大爷,最近身体咋样,工作还顺利吗?”一进门,赵春龙便大声询问。 “小赵,你又来看我了。多亏你帮我联系这个工作,有点事做既能打发时间,又能挣点钱。”62岁的脱贫户王涛回应说。 赵春龙是阜阳市医药科技工程学校汽修专业的一名教师。2015年,刚毕业参加工作的他便投身到太和县脱贫攻坚工作中,对口帮扶五星镇五星村的5名贫困户,王涛便是其中之一。 “他患有慢性病,妻子也离他而去,长期一人独居。”赵春龙至今记得初见王涛时的景象。为了给他加油鼓劲,赵春龙一边向他宣传党的政策,一边积极与村干部商量制定“一户一策”,并为他争取到了清洁员的工作岗位,月收入1000多元。 “小伙子用心帮助俺,俺也得好好干,不能给人家添累赘。”王涛说,有了工作和地里的收入,他已实现了稳定脱贫。 情系贫困,倾心帮扶。多年下来,赵春龙和贫困户之间已不仅仅是帮扶人和被帮扶人的关系,更多的是一份亲情和牵挂。 2019年初,得知帮扶对象王思恒生病住院,赵春龙心急如焚,连忙打电话询问情况。在王思恒住院的一个多月里,赵春龙抽空便去探望,并向他讲解了健康扶贫“351”“180”政策。“出院时,医药费和住院费加在一起才花了400多块。”王思恒说。 扶贫过程中,赵春龙还善于动脑,利用所在学校的专业和资源优势,为贫困户争取学习和培训的机会。经他牵头组织,去年以来,学校派专业教师到五星镇杨楼村开展了两次特色种养殖技术培训,为村民讲解种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410户贫困户从中收益,进一步提升了脱贫致富的能力。 “帮助贫困户渡过难关,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赵春龙说,目前,他所帮扶的5名贫困户均在2016年和2017年顺利脱贫。接下来,他将进一步处理好教学工作与帮扶工作的关系,继续加大帮扶力度,确保贫困户脱贫不返贫,早日过上小康生活。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