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奉献余热 扶贫助困

2020-11-7 11:01|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19722|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宋玉洁|来自: 阜阳日报

  近年来,市关工委聚焦脱贫攻坚大局,在充分尊重、爱护、学习“五老”的基础上,弘扬“五老”精神,发挥“五老”优势,引导“五老”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践行初心、聚智聚力、发挥余热、铿锵前行。
  
  我市关工系统助力脱贫工作起步较早。2014年底,市关工委原主任王振杰带队三下颍东区口孜镇钓台村调研。“我们通过实地查访发现,许多农民因缺技术、缺项目而致贫,农村青年的科技教育必须以扶持青年农民创业致富为目标,把科技培训与农民创业项目、农民利益直接挂钩。”王振杰说。
  
  在市关工委原常务副主任王春魁的积极带动下,负责农村科技教育的老同志发动老年科技工作者,收集整理了一批因地制宜、投资小、见效快,且有一定科技含量、适应市场需求的创业项目,于2014年10月建立了《阜阳市农村青年科技致富项目信息库》,推出致富项目六大类、36个小类,推进“项目入村、科技入户”工程。
  
  市关工委还邀请老科技工作者进村入户,手把手教农民各种生产技术。全市关工系统有针对性地举办科技培训308场(次),培训农民7.5万人次,建立青年创业基地160个,以项目带农户、基地带农民的方式,让农民与技术零距离接触。
  
  2015年下半年,省关工委启动以“六三行动计划”为主要内容的“脱贫攻坚·关工助力”活动,市关工委积极行动,开展“五老”进村、科技培训、扶贫扶志、捐资助学、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全市1万余名“五老”人员参与行动,他们乡不漏村、村不漏户,包保到人。
  
  奉献余热求实效,扶贫助困献爱心。颍东区关工委主任李忠臣牵头打造了“1+1”捐资助学工程,不仅本人捐资数万元资助枣庄镇焦氏四兄妹完成大学学业,顺利找到工作,还牵线搭桥筹集助学资金206万元资助贫困学子2000多人,做好帮扶济困“服务员”。
  
  骑着一辆旧车子,带着一床旧被子,奔走在乡村农家、田间地头,帮助青年农民科技致富……他是界首市关工委科教组副组长、高级农艺师刘保安。10多年来,刘保安共培养4000多名青年农民技术员,同时发挥这批骨干力量在贫困村建起了11个大型农业科技园。
  
  “接下来,市关工委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乡村振兴的总体部署,主动履行应尽之责,不断组织更多‘五老’投入帮教帮扶乡村振兴之中,为巩固脱贫成果,实现全面小康发挥作用。”市关工委主任王长安告诉记者,同时,继续实施以项目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关爱行动,积极引导“五老”参与助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支持帮助致富能手、返乡创业能人的创业项目,促进农村青年创业发展。充分发挥企业、社会爱心人士的作用,更加富有成效地开展助学、助困、助孤、助残、助业活动,展现关工委助力精准脱贫新作为。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