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申庄村“家底”厚起来

2020-11-9 09:38| 编辑: 戴斐 | 查看: 24897|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尚原野 通讯员 余波|来自: 阜阳日报

  立冬前后,阜阳本地红薯陆续成熟,三粉加工也进入一年一度的旺季。在颍泉区宁老庄镇申庄村春华食品有限公司,刚刚收获的红薯堆成一座小山,经过清洗、粉碎、磨浆、过滤、沉淀、沥水、晾晒等多道工序,块状的红薯淀粉就加工好了。
  
  “三粉加工周期长、资金周转慢,多亏村里拿出100万元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入股。”企业负责人邢中建介绍,春华食品是一家专业从事红薯种植、三粉和石磨面粉加工的农业企业,目前共流转土地60余亩种植“粉王”“烟25”高产红薯,年产粉丝20万斤。按照合同约定,申庄村每年获得12万元分红。
  
  市农机发展中心定点帮扶申庄村以来,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土地托管服务,帮助建设光伏电站、扶贫车间等,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增收。
  
  该中心引导申庄村以村集体名义注册成立旺民农机专业合作社,筹资40余万元采购拖拉机、旋耕机、大型联合收割机、播种机等10余台套,为当地农户提供托管服务。2019年,农机合作社实现收入11万元。“今春,我们又采购3台植保无人机,用于小麦‘一喷三防’,为周边群众提供飞防服务,预计今年合作社收入将达15万元。”市农机发展中心驻申庄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时雨说。
  
  申庄村的“家底”远不止这些。宁老庄镇农民工创业园建在该村,园内拥有春华食品、中富粉制品、金盛面业、俊印包装材料厂等企业。同时,光伏电站每年为村集体带来6万元收入,扶贫车间每年带来2.4万元租金收入。2019年,申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2.79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产业发展火红,村民腰包也鼓了起来。“2018年我们通过招商引来洪音电声厂,专业生产小喇叭,仅此一家企业,常年带动37人就业,其中贫困户14人,月均工资2000元以上。”申庄村党总支书记陈金仲说,扶贫车间、三粉加工、面粉加工、设施农业等带动就业300人以上,村民的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家底”厚实好办事。3年来,申庄村共修建道路22.44公里、桥涵16座,安装路灯230盏、清理沟渠26条、建设群众文化广场2处。2019年,申庄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红瓦白墙柏油路,村民多在楼里住。沟清河净荷花香,小康生活幸福处。”已经成为该村的真实写照。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相关分类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