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实力阜阳大美阜阳“十三五”成就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高文军、市统计局局长顾中伟就阜阳“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作出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摄影:王彪) 发布会主要内容 答记者问 问:项目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请问,我市“十三五”时期项目建设有哪些成就? “十三五”时期,我市坚持项目第一载体,树牢“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理念,扎实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重点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项目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项目推进机制不断完善,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了动能。 一是重大项目建设成果丰硕。“十三五”期间,我市共安排亿元以上重点项目2195个,较“十二五”增加1036个,重点项目体量和规模逐年增加,大项目、好项目层出不穷、接续推进。五年来,商合杭和郑阜高铁(阜阳段)、昊源化工年产50万吨二甲醚项目、江淮中重卡生产基地、界首华铂废旧铅蓄电池综合回收利用示范项目、西湖大道、市医院新区、阜阳一中新校区、阜阳农产品物流中心、科技文化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等一大批项目相继建成。近两年,又顺利开工了阜阳机场改扩建、阜阳市植物园、市妇女儿童医院妇幼专科大楼及妇女儿童健康中心、阜阳电厂二期扩建工程、颍泉隆能高端动力及储能锂离子电池、阜合园区复旦创新科技园、太和中印国际医药合作示范产业园、安徽南都华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6GWh新能源锂电池等项目。 二是重点项目储备日益丰富。持续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力度,五年来累计储备项目2441个,总投资超过2万亿元,提前开工项目422个、转化率17.3%,大批项目提前开工、成功转化,展现出我市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的良好成效。在不断充实项目储备的基础上,牢牢把握国家政策,加大上级资金争取力度,“十三五”期间累计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近90亿元,较“十二五”增长26.2%。 三是项目推进机制不断完善。五年来,我市持续探索和完善“四督四保”“三个走”“三看三清单”及重点项目谋划编制、投资融资、建设管理和调度推进等机制,推动领导干部包联重点项目,强化对项目建设全周期的跟踪问效。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出台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管理办法,实现企业投资项目“一码运转、一口受理、一网通办”。健全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长效机制,搭建政银担企对接平台,不断拓展项目融资渠道。“十三五”以来,我市PPP工作成效显著、获国务院表彰激励,2016、2017和2019年度我市在全省亿元以上重点项目推进情况考核中均位列前五,被省政府通报表扬。 问:“十三五”时期,阜阳正式加入长三角“朋友圈”,入圈一年来阜阳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哪些进展? 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打好“长三角”“高铁市”两张牌,认真落实国家《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出台《阜阳市贯彻〈安徽省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加速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步伐。 一是拓宽政府合作,增强交流互动。主动加强与中心区深层合作,市政府分别与上海市徐汇、松江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科技创新、产业互补、绿色农产品、卫生健康、人才培训交流等领域开展合作。 二是聚焦中心区域,积极招商引资。举办“融入长三角•高铁全覆盖”阜阳市情推介暨招商恳谈会,集中签约项目108个、总投资1005亿元,面向长三角地区签约项目47个,其中产业类项目29个、总投资442.75亿元。设立6家阜阳市驻长三角招商中心,对接长三角招商项目100多个,其中签约项目46个,投资额102.6亿元。 三是推进合作共建,加速产业承接。推进阜阳经济开发区毗邻园区体制改革,打造省级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集聚区试验区,谋划建设“1+7”产业承接平台体系。加强与上海临港集团合作交流,围绕品牌、理念、机制、项目等开展合作,推动建设阜阳分区。颍上经济开发区与上海市G60国家商用密码产业园、中控国经集团合作,打造长三角一体化深度合作示范区、新时代“飞地经济”发展先行区。 四是突出创新驱动,加大科技攻关。推进与中心区大院大所合作,复旦(阜阳)创新科技园、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颍泉分中心、江南大学技术转移颍上工作站等一批联合创新平台机构加快建设。建立阜阳界首(上海)离岸科创中心,积极对接上海科研创新成果、人才、项目等资源。 五是发展绿色农业,提高供给质量。高标准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创建14个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市政府与上海蔬菜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江苏永鸿集团总投资27亿元的颍州区田园综合体和全农业产业链项目成功落地,成功推荐阜阳海泉粮油公司、瓦大现代农业公司加入首届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联盟。 六是强化协同合作,增进民生福祉。设立长三角“一网通办”线上专栏和线下专窗,可异地办理事项47个,实现社会保障卡长三角地区同城待遇跨省首单应用,电子驾驶证、行驶证长三角地区互认,积极主动对接长三角重点医疗机构,扩大异地就医覆盖范围,已与3108家江苏省医院、604家浙江省医院和532家上海市医院实现异地就医即时结报,在全省率先实现长三角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 问:目前阜阳经济总量跃居全省第4位,总量赶超背后的支撑因素是什么? 经济总量是由经济发展基础和发展速度共同决定的。 “十三五”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我市多措并举出台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积极破解发展难题,不断提振发展信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经济发展速度一直领先全省,经济总量不断扩展壮大。 2016-2019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1%,比全省高0.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具体支撑点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持高位运行、工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市场消费潜力得到了充分释放。 过去四年,阜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2.5%,比全省平均高11.6个百分点,居全省首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6%,比全省高2.0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4%,比全省平均高2.0个百分点,居全省首位。 可以说,过去四年阜阳经济发展既有量的积累、更有速的领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问:目前,人口普查如火如荼,但是我们知道人口普查十年一次,请问非普查年份我们通过什么方式反映人口变化,尤其“十三五”期间阜阳人口发生了哪些变化? 首先,感谢大家对全市人口普查工作的关注和支持。目前全市人口普查摸底工作和短表登记已经完成,长表登记正在紧张有序开展中。 关于人口统计调查工作,除了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我们还有一年一次的1%常住人口抽样调查,其中常住人口数和城镇化率是抽样调查的核心指标。 过去四年,阜阳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化进程有序加快,常住人口持续增加,城镇化率大幅提升。2019年,全市共有常住人口825.9万人,比2015年增加35.8万人,年均增加9万人;城镇化率为44.6%,比2015年提高5.8分百分点;常住人口总文盲率比2015年降低了0.64个百分点,人均受教育年限8.53年,比2015年增加0.26年,人口素质不断提升。 经济快速发展推进了人口城市化进程,同时城市化加快又会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就阜阳而言,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意味着近8万人从农村转入城镇,将有力提高就业水平、增加居民收入,进而释放巨大的消费需求,推进经济社会实现良性健康发展。 风正劲,帆高悬!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全市上下 团结一心,不懈努力 阜阳—— 这座城市的未来 将更加亮眼夺目!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