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点灯行动:为“迷路”脱贫户 点亮一盏心灯

2021-3-25 09:53|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20627|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储继明 通讯员 韩小芸 李梦洋 文/摄|来自: 颍州晚报

  日前,城南的一处建筑工地上,李峰(化名)正忙着干活。“我老大不小了,得挣点钱娶媳妇。”说完,李峰嘿嘿一笑。很少人知道,其实李峰曾是名自闭症患者,病史已有7年。
  
  让他走出封闭自我小屋的,是一群志愿者。
  
  脱贫户杨刚(化名)有精神问题的儿子即将出院,出现心理问题的女儿已继续学业,一家人的生活也有了改善。
  
  让他们重启生活的,还是那群志愿者……
  
  志愿者们进行的是一场“点灯行动”,是颍东区孝善文化建设的子项目,是志愿帮扶活动的延伸,关注脱贫户的“志”和“智”及他们的精神生活,为其点亮一盏心灯。
  
  近日,记者对这场行动进行了走访。
  
  你的心结,我来打开
  
  让自闭症患者成志愿者
  
  20多岁的李峰,家住颍东区正午镇,为脱贫户。他的父亲有轻微精神问题,母亲眼部残疾。19岁那年,李峰上高一时,父亲因琐事到学校跟他大吵大闹,李峰一怒之下辍了学,从此不再与人接触。经医生诊断,他患上了自闭症。慢慢的,他就窝在自己的小屋中,再也不出来,只是妈妈送饭时,他才打开一道门缝。
  
  为让李峰“走出来”,驻村扶贫工作队和当地村干部也想了不少办法。工作队的祝祖良最清楚:上门教他书法;试着把他送到医院接受治疗;请来心理学老师给他做心理疏导……然而,这些努力最终没能打开他的心结。
  
  今年春节前,李峰家来了几名志愿者。他们来自区扶贫局、区商务粮食局工作人员和一支专业志愿者队伍。目标很明确:让李峰走出家门。
  
  这一次,他们能成功吗?
  
  “当时,我们站在李峰的小屋门口,请他的妈妈叫门。”颍东区扶贫局副局长王晓燕介绍,李峰把门打开一条缝,一看门前站着两个陌生人,捂住脸,并试图关门。王晓燕自修过心理学,很有经验,一把挡住了门:“阿姨跟你聊聊,告诉你我们是谁好吗?”随后,她挤了进去。
  
  “小伙子这么帅啊,阿姨很高兴认识你。”王晓燕的话,渐渐让李峰放下了戒心。当王晓燕得知,李峰会打字,就不断赞美。她还指着身上穿的红马甲说:“你看,我们是志愿者,帮助别人的。你会打字,愿不愿意成为志愿者,跟我们一道帮助别人?”说着,她把红马甲脱下,穿在了李峰身上。
  
  在犹豫中,李峰被王晓燕拉出了房间。就这样,他走出了那个小屋。
  
  很快,志愿者们专门又组织了“送春联”活动,安排李峰给邻居们送春联;活动结束后,还组织了一次聚餐,让李峰下厨,请来左邻右舍吃饭……慢慢的,李峰成了一名志愿者,他还劝说一名有类似心理问题的小伙重拾生活信心。
  
  年后,李峰在城南某建筑工地找了份工作,重启了他的人生。
  
  你的困难,我来解决
  
  为一家人点燃生活希望
  
  与李峰相比,颍东区新乌江镇脱贫户杨刚(化名)面对的困难更多。
  
  杨刚的妻子和儿子有精神问题,全员享受低保等各类帮扶政策。不料,去年上半年的一场车祸,让杨刚右腿膝部粉碎性骨折,不能干活了。雪上加霜的是,这让正在上初中的女儿严重自卑,有了心理问题。
  
  “我们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就和志愿者一道想办法。”颍东区扶贫局局长梁怀勇介绍,他们先对杨刚的家内外进行了一场大清扫;把他的儿子送医治疗,目前孩子的症状消失,即将出院。经与杨刚女儿不断沟通,慢慢解开了她的心结。得知她想学技术,决定等她完成学业后,把她送到颍东一家技工学校去。
  
  此外,扶贫局工作人员经与镇政府协商,决定在杨刚家设置一个公益性助残岗,由同是脱贫户杨刚的嫂子工作,一方面解决了他家没人做饭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其嫂子一家的收入。在一系列帮助下,这家人的生活重新燃起希望。
  
  “点灯行动”
  
  要为精神上的
  
  “迷路”人亮起一盏灯
  
  “我们目前正在做的事,称为‘点灯行动’,是我们区孝善文化建设的一个子项目,是志愿帮扶活动的拓展和延伸。”颍东区区委副书记王显明介绍。
  
  在此前的脱贫攻坚中,颍东区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乡村振兴相结合,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2016年以来,分别在乡镇、村、企业、学校举办了74期孝道文化培训班和30期孝老爱亲大型“公益饺子宴”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果。“目前,老庙镇李土桥村和新乌江镇成功创建孝善村和孝善镇,其余还有20多个孝善村正在创建中,不但促进村民顺利脱贫,还在他们心中培育了健康、向上、文明的种子。”颍东区工商联主席朱允秀介绍。
  
  去年年底,志愿者们走访脱贫村民时,发现一个问题:部分脱贫户虽不愁吃穿了,但还存在一些特殊的困难。归纳起来就是“老弱病残孤寡灾”,分为四大类:老人无子女赡养或有子女但赡养不力;儿童出现自闭、厌学、抑郁等症状;享受兜底保障的部分人有“等靠要”思想;因灾、因病等家中无劳动力。
  
  “他们的特殊困难要解决,还需要为一些精神上‘迷路’人亮起一盏‘灯’。”王显明说,他们目前已经走访100多户,已对接成功并起到成效的有30多户。“这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体现,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具体落实。”王显明说。
  
  “这项‘点灯行动’,并不完全针对脱贫户,普通村民中有类似的情况,我们也会想办法解决。”王晓燕说,她希望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进来,为更多人点亮心灯。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