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2岁的张金英家小院里,有张贴了十多年的“牛皮癣”,至今也舍不得撕掉。用她的话说,每天看到这张小广告,心里就格外踏实。这是怎么回事?24日下午,记者来到颍州区文峰街道三河小区,听张金英讲述了这段暖了她和老伴10多年的故事。 张金英老人向记者介绍小广告背后的故事 一张让老人安心的小广告 和常见的小广告没什么不同,这张巴掌大的纸上写着“管道疏通清淤,修水电改管道”等字样,还有个醒目的手机号码。小广告贴在大门及院内小屋的两层屋檐下,风吹不到雨淋不着,虽然十多年过去,边缘出现了破损,但整体上依旧保存完好。 “这么多年,看着它,就觉得安心。”张金英说,十几年前,她和老伴为照顾孙子搬到城里住。刚搬家不久,两人发现新房间下水管道排水不畅,经常会有污水渗到地面,而且原本的卫生间设计也不合理。他俩找了不少工人整修,钱也没少花,但问题一直没得到解决。 不久后,老两口在文峰公园附近散步时,在林荫道里遇到一名骑着电动车,随身携带“疏通管道”招牌以及维修工具的小伙子。“当时我问他,这种情况能不能处理,他一口就答应下来。” 一段温暖人心的小故事 砸开地砖,重新疏通管道,清理出大片淤塞物,将管道改动重铺,小伙忙得大汗淋漓。最让张金英感动的是,眼见活快干完了,小伙子说,干脆彻底根治,别以后又出毛病。他又搬开马桶,反向疏通,完成后又将马桶安置好抹上泥灰,整整忙活了一下午。 结算工钱时,张金英按照事先说好的价钱,掏出两张百元钞票,小伙却只拿了一张,“您老两口攒钱也不容易,留着买点好吃的吧。” 临走时,小伙给了一张小广告,“您看方便贴哪儿。以后家里有啥水电问题,就直接找我。”从那以后,只要张金英家里遇到水电问题,一个电话过去,小伙很快就赶来,义务帮忙排除。 一位热情敬老的好师傅 按照小广告上的联系方式,记者拨通了那位小伙的电话。 “俺叫彭雷。”电话接通后,那头传来了爽朗的回应。当记者询问张金英家的小广告时,彭雷一时没反应过来,直到记者说出张金英的住址,他才回忆起来,“是2005年的事了。他们家,我好几年没去过了!” 彭雷告诉记者,他今年49岁,以前是阜阳纺织厂的临时工。2004年时,他离开厂子自谋生路,做起了水电工,遇到张金英老两口是第二年春天的事。彭雷说,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就是想帮老人家快点维修好,不想让他们过于焦虑。后来,他也到张金英家去过几次,都是帮忙维修电路之类的小毛病,费用都给老人家免了。 彭雷说,自己从事水电维修这么多年,有了不少老年“粉丝”,比如家住在静馨山庄的戴老,都90多岁了,家里有啥需要维修的,都第一时间想到他。 “这些老人很可爱善良,看我忙碌,都慌着倒水又给水果的。”彭雷说,对这些老客户,一些随手能解决的小毛病,他都不要钱了,“谁没老的时候啊!这都不算啥。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