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接种一线 我们守护你健康

2021-5-25 08:58| 编辑: 刘黎 | 查看: 17332|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宋玉洁/文 通讯员 张天峰/摄|来自: 阜阳日报

  疫苗接种信息查验。

  新冠疫苗接种,一场构筑全民免疫屏障的竞赛。为了让市民尽快接种,我市医护人员、城管执法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众多行业工作者连日来辛勤工作在接种一线,全力筑牢人民群众健康防线。5月下旬,记者来到阜阳部分城乡疫苗接种现场,体验一线工作人员紧张有序工作的氛围,记录他们无私付出的点点滴滴。
  
  医护人员
  
  保证接种准确无误
  
  5月9日是母亲节,市妇女儿童医院预防保健科主任王黎接到任务,要在阜阳师范大学体育中心组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方舱。事不宜迟,王黎即刻组织相关人员整理物资,联系搬家公司。大到登记台、接种台、冷链式大冰箱、接种点小冰箱,小到酒精、棉签、签字笔……王黎等人一一清点、打包所需物资。
  
  在疫苗接种方舱,王黎是接种实施及储运管理组的成员,主要负责统筹市妇女儿童医院驻方舱工作队的疫苗接种和储运管理。“5月11日,物资搬入方舱后,我们便开始布置会场,接苗、入库、扫码,一直忙到凌晨1点。”王黎说,跟着医院团队到达方舱,从事疫苗接种管理,深感责任重大,一刻也不能马虎。
  
  每天5点多起床洗漱,6点多从家出发,7点左右到达方舱,王黎便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我们要提前配备好每个接种台上的疫苗,调试好电脑。7点半,接种点和登记台的医护人员到岗,他们要换好防护服,戴好口罩,检查酒精、棉签等物资是否齐全。8点正式开始接种疫苗。”
  
  柜台疫苗接种正式开始后,王黎也停不下来脚步。查看各个柜台物资是否充足,电脑系统是否出现故障,叮嘱登记台不要出差错,解答市民的各种健康咨询……中午吃饭时,王黎组织一线接种的登记的医护人员先去吃饭,忙碌时,她自己顶岗,为接种市民确认信息、注射、交代注意事项。
  
  两批医护人员吃饭结束,已经是下午2点钟了。王黎快速扒拉两口饭,便投入到下午的工作中。当天准备的疫苗接种完毕后,一线医护人员下班回家,但王黎的工作还未结束,她要和疫苗管理人员一起,核对当天疫苗,这个工作要耗时约4个小时。“我们要整体核对疫苗的出库情况,例如,查看是否已有登记信息但实际未接种人员,查看是否有已经接种但扫码未成功信息。碰到异常登记情况,我们要尽快找出原因,当天的问题当天解决。等到疫苗信息全部核对完毕,报上信息平台,市民便可及时查看‘安康码’的金盾。”
  
  “接种疫苗关乎到建立全民免疫屏障,一点儿差错都不能有。”王黎说,接种疫苗组织有序,离不开科学部署,也离不开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护士长王西影认真细致,负责护士的排班、调配和具体操作规范;疫苗管理人员胡荣每天最晚下班,从不喊苦喊累;信息管理人员要在每个柜台上奔波,每天要走上万步。”为了让更多市民接种疫苗,尽快筑起免疫防线,王黎等人付出了艰辛努力。
  
  社区志愿者
  
  细心服务 辛苦又充实
  
  “我上门,你放心,社区喊你打疫苗。”作为颍州区颍西街道办事处振兴社区的一名工作人员,张大娟每天要与许许多多的市民打交道。最近,大家见面最常问的一句话就是:“你打疫苗了吗?”
  
  从竭力宣传到疫苗接种人人知晓,张大娟等社区工作者力求把工作做实做细。振兴社区常住人口6000多人,加上流动人口有1万多人,18周岁到59周岁的居民有5000多人。“自3月份,我市全面开展新冠病毒疫苗免费接种工作后,我们便开始逐一登记市民的接种意愿。在线上,我们利用公众号发布信息,在线下,8个居民组长拿着宣传单页宣传讲解。4月份,新冠疫苗抵达接种点,社区工作人员一一电话通知居民前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张大娟说,她每天大约通知100多人,给每个人讲清楚时间、地点、注意事项。每天讲得口干舌燥,直到现在,嗓子还是哑的。
  
  方舱疫苗接种点启用后,张大娟要定期作为社区志愿者前去方舱开展志愿服务。“我们一组4人,分别在入口处、接种大厅和出口处值守。在入口处,维持现场秩序,防止发生拥挤、插队现象,帮助市民在网上建档,填写个人信息,这样到达接种台时便可直接扫码,节省时间。在接种大厅,我们指导排队市民分流,因为大家习惯于站在入口处的接种台,队伍长且接种慢,而纵深处的接种台,排队人少接种快,这就需要我们时时观察各接种台的动态情况,根据人流变化有序分配各组的排队。在出口处,有的市民接种之后就急着离开,我们会看接种凭证上的打针时间,劝导市民留观满半小时再离开。”
  
  “在方舱当志愿者,市民源源不断进来,我们的志愿服务就不能停。一天下来,几乎没有休息的时候。晚上回去,腰酸背痛,脚底板都是疼的。中午吃饭的半小时,是难得的休息时间,碰到人多的时候,没有凳子,就坐在地上吃。”张大娟说,“志愿服务辛苦又充实,市民尽快接种疫苗,咱们大家才能更安全。
  
  乡村支部书记
  
  科学安排 不误农事
  
  吴雪峰是阜南县会龙镇芦庄居委会党支部书记。他告诉记者,芦庄居委会辖区人口约3900人,18至59周岁的约2400人,大约1600人在外务工,留守家乡的约800人。“前段时间,我们开居民大会,听取群众意见,统计农户接种意愿,宣传疫苗接种的必要性和科普知识。我们组建了一支由老党员、退休教师、贫困户、低保户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走街入户进行宣传。在网上,我们利用便民微信服务群、智慧阜南APP进行宣传。”
  
  “刚开始宣传新冠疫苗接种时,有些村民不理解、有疑惑,提的问题也是五花八门。例如,有人问:打了新冠疫苗有没有副作用,会不会增加得高血压的风险?有人问:听说接种疫苗,会影响生育,是真的吗?还有人问:接种疫苗到底有没有用,不会是假的吧?”吴雪峰说,面对村民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耐心解释,以身说法。“新冠疫苗,我们居委会一些工作人员先期已经接种,没有发生异常反应,大家可以放心接种。”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多维度、多方面的宣传,大多数村民已知晓疫苗接种的重要性。4月底,普通群众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开展起来,村民的积极性比较高。为了减少群众排队等待时间,不耽误大家干农活,我们科学部署,分村庄、分时段通知到每家每户。”吴雪峰介绍,为服务一些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村民,他们抽调了3名年轻后备干部,在接种现场帮助大家网上建档。有的残疾人出行不便,包保人员会骑着三轮车到村民家里接送。”
  
  截至目前,该居委会已有700多名符合年龄和身体要求的留守村民接种了新冠疫苗。现在,芦庄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正在一一联系在外务工的村民,统计大家的接种情况。
  
  城管执法人员
  
  现场引导 一岗多能
  
  “请大家戴好口罩,保持一米距离,测量体温,扫码进入”“请大家把车有序停好,排队进场”…… 这几天,颍东区城管执法局执法大队大队长李磊一直在位于颍东区的各个疫苗接种点忙碌。
  
  市七院北区、南区、阜阳市肿瘤医院、中铁医院、市四院……在疫苗接种点,李磊等城管执法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岗多能,化身疫苗安全“解答员”,疫苗知识“宣传员”,接种过程“引导员”,人民群众的“警卫员”,送上一只口罩,递上一瓶矿泉水。
  
  “在疫苗接种点,医护人员很忙,我们在维持秩序时,会做一些疫苗科普,对居民关心和顾虑的疫苗安全性、可靠性等问题进行沟通和解释,消除居民对疫苗接种的误解和疑虑。”李磊说,看到年纪较大的市民,他们会上前询问一下实际年龄,以免市民因年龄不符合要求而无法接种。每天下午,疫苗定额的数量快接种完时,会向大家提前通知,以免耽误大家的时间。
  
  “在接种点的等候区、预检区、登记区、接种区等各个区域,城管队员均部署到位,充分发挥组别特点,全力保障疫苗接种有序进行。”李磊说。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