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姓名:牛宗汉 党龄:61年 工作单位:颍泉区教育局关工委 6月24日上午,当金闪闪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戴在胸前,84岁的牛宗汉把身子挺得笔直、讲起话来声音洪亮:“党和国家的这份认可沉甸甸,往后我定将不负期望、继续努力,为党的关工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牛宗汉是一名有着61年党龄的老党员,现为颍泉区教育局关工委副主任。退休前,他曾任原阜阳市教育局局长,一辈子与孩子们在一起、关心下一代成长。 1976年,有着18年教学经验的牛宗汉到教育局上任,那时候,阜阳教育资源格外匮乏,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二部制”上学。 “教室不够、校舍失修,全市有100个班级,不得不采用‘二部制’方式推进教学,即一半学生上午上课、另一半学生下午上课。”牛宗汉回忆说,看着孩子们大冷天挤在漏雨透风的教室里,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下决心要改变阜阳教育窘况。 1976年寒假起,牛宗汉开始四处调研,认真摸排全市校舍的基本情况,并整理出一份详细的申请资料。“腊月二十六一早,冒雪往省教育厅赶,直到除夕当天才回到阜阳。”那一次,牛宗汉带回了省里拨付的12万元。 正是依靠这关键的12万元,牛宗汉组织修缮了旧教室、建立了新学校,阜阳“二部制”上课方式自此成为历史。随后,阜阳教育乘势而上,1992年获评“全省基础教育先进市”。 收获荣誉的那一年,《人民日报》刊发一篇题为《拓荒者的奉献》的文章,牛宗汉深耕阜阳教育的故事见诸报端,感动无数读者。 1998年,年满60岁的牛宗汉正式退休。当时,看中他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社会上有人开出高薪请他合作办学,但都被牛宗汉出言婉拒,“我是一名老党员,也是一名老教育工作者,我想干点更加有意义的事。” 桑榆虽晚,为霞满天。牛宗汉将光和热挥洒在关心下一代的沃土上。 这些年,在牛宗汉的努力和带动下,颍泉区组建了庞大的教育系统关工队伍;所有学校开办了家长学校,全区学生家长受教育率超80%;参与制定国家家教制度,有效推动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 得益于牛宗汉等人的付出,颍泉区多次被评为“全国家教示范区”,颍泉区教育局关工委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 眼下,牛宗汉依然在为教育事业努力着。为了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政教育,他历时两年查阅档案、走访民间,编纂、绘制《颍淮先烈连环画》,以讲好红色故事方式,帮助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活到老、干到老。牛宗汉希望自己多做一些,以实际行动报答党的恩情。“什么时候都不晚,只要我还有力气,我就愿意干下去。”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