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一名战地卫生员的峥嵘岁月

2021-7-28 08:40| 编辑: 刘黎 | 查看: 23612|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任刚/文 王彪/摄|来自: 颍州晚报

   


  12岁是一个什么样的年龄?是穿着花裙子吃冰淇淋,是讨论动画片和影视明星,还是因玩手机游戏被阻止和父母生气撒娇?
  
  而在郎德美12岁那年,已经和哥哥一起参军,在战场上拼搏。而最让她难忘的,是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战地卫生员,率领1000余名伤员重返祖国。
  
  当兵时个头还没有枪高
  
  7月25日,在由太和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阜阳市关爱“三留守”志愿者协会联合主办的“建党百年颂英雄、爱国拥军守初心”活动上,记者见到了今年91岁高龄的郎德美老人。
  
  老人精神矍铄,声音洪亮。尤其是说起她的过往,更是思路清晰,几十年前的记忆历历在目。
  
  “那个时候真年轻啊!”翻着手中的老相册,老人指着当年自己穿着旧军装的照片,笑呵呵地向周围的孩子们讲起了那段往事。
  
  郎德美籍贯江苏射阳,自幼家庭贫困,日军侵华后,因不堪忍受日寇及反动地主武装的压迫,三个哥哥先后参加了新四军,为此,她的家庭也屡次遭到敌人的迫害。
  
  1942年,为了避免遭敌人毒手,12岁的郎德美在乡邻的带领下找到了大哥,一起跟着从军。
  
  “那时又矮又瘦,个头还没有枪高。”老人说,在首长的建议下,她成为部队里的一名卫生员,也就是战地护士。每次战斗的同时,郎德美坚守战场,随时抢救伤员,努力挽回战友的生命。
  
  解放战争爆发后,郎德美所在部队改为解放军,隶属于华东33野战医院。在淮海战役里,郎德美不顾危险,多次在战场上抢救伤员,先后荣立二等功和三等功。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郎德美所在部队接到命令,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于10月20日夜跨过鸭绿江赶赴朝鲜战场。
  
  从雪窝里找出受伤战友
  
  在朝鲜战场,郎德美赶上的第一场大规模战斗,发生在厚底洞(音)。虽然刚进入11月份,但朝鲜半岛北部此时已经是一片冰天雪地。
  
  “战斗那叫一个惨烈啊!你们看电视电影上的,跟真实战场差了不知道多少!”虽然时隔几十年,但回忆起当年目睹的一切,老人仍难以抑制激动的情绪。
  
  比起敌人的飞机大炮,更为残酷的是严寒。
  
  严寒下,郎德美和战友们一起抢救受伤的战友。由于大雪掩埋了惨烈的战场,为了尽可能多地抢救回战士,郎德美等人用铁锨、扫帚、树枝甚至手,扒开了一个个雪堆,寻找下面的战友。
  
  从雪堆找出来的战友,被卫生员一个个抬回了防空洞里。点起火堆后,大家又抱着伤员一个个烤火。在熊熊的火堆前,有的战友被抢救回来了,有的战友却永远闭上了眼睛。
  
  在伤员中,有一位来自上海的小战士,比郎德美还要小几个月,经常哭着问郎德美:“大姐,我还能活着回去吗?”郎德美总是笑着宽慰战友,不要害怕,一定会带他们回到祖国。
  
  类似的经历,在长津湖、上甘岭等重大战役中,郎德美经历了多次。
  
  率领千名伤员返回祖国
  
  最让郎德美难忘的,是厚底洞的战斗结束后,部队要及时转移,首长交给她一个任务:带领轻重伤员回国疗伤。
  
  “虽然我年龄不大,但参军早,还入了党,所以首长就找到了我。”郎德美说,面对组织交给的任务,她拍着胸脯立下了军令状。
  
  伤员共有1000多人,而陪同的卫生员连同郎德美在内仅有3人,还都是女同志,在接到任务后,她当即和伤员中的一位负责同志做好沟通,组织大家到了运兵站。当时通行的是闷罐火车,在有序组织完伤员登车后,火车轰隆隆地驶向了祖国。
  
  在行驶至一半时,一架敌人的侦察机从上空掠过,感觉不对的郎德美赶紧吹响了口哨,指挥大家及时躲避到附近的山沟里。果不其然,不多时,两架敌机再度飞来,在对着火车扫射了一番后方才离去,万幸的是,仅仅两辆车厢铁皮被打破。就这样,郎德美带着队伍又走了一天一夜,终于安全地将伤员带到中朝边界。
  
  “当时边界上有苏联兵值守,他们看到我们平安归来,就开心地冲过来抱着大家庆祝。”郎德美说。
  
  在朝鲜,郎德美一直坚守到1958年,最后一批撤回国内。
  
  从部队转业后,朗德美跟着丈夫来到太和县,被分配到县中医院从事护理工作。从硝烟弥漫的战场走过来的郎德美一心为患者服务,始终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在医院工作的30年里,她每年都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或优秀护士,先后获省、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活动结束时,老人拉着孩子们的手,再三叮嘱道:“一定要好好学习,听党的话,将来长大了也要保卫祖国、报效国家!”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