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半天喝15瓶水,手套里倒出汗

2021-8-9 09:02|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28396|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牛桂芹 通讯员 徐刚 李劲松 文/摄|来自: 颍州晚报

  入夏以来,持续高温造成我市用电负荷屡创新高。记者8日从国网阜阳供电公司获悉:8月6日,全市最大负荷351.1万千瓦,用电量6741万千瓦时;8月7日,最大负荷356.4万千瓦,用电量6601万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4.69%、24.31%。
  
  因负荷超载引发的电气故障时有发生,为了尽量避免停电检修对居民带来的影响,我市供电人尽量采取不停电作业方式,最大限度保障居民的正常用电。近日,记者深入现场,记录下供电“小黄人”高温天检修的一幕幕画面。
  

  电杆上的铁部件能烫熟鸡蛋
  
  8月4日16时左右,烈日当空,室外地表温度超过40℃,在阜南县城北工业园10千伏韩王线2#电杆旁,阜南县供电公司6名带电作业工人,正在全力维修因负荷过载烧毁的高压电缆。这已是该班组当日进行的第6个带电作业任务。
  
  现场,黄色的带电作业车缓缓把两名全副武装的“小黄人”用绝缘斗臂送上10多米的高空。他们挤在不到2平方米的空间里,有条不紊地实施操作,额头和脸上沁满了汗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黄色的绝缘服采用特殊材质制成,密不透风。一件衣服厚度约1公分,重量在4-5斤。维修人员还要戴上棉线、防护、绝缘三层手套。炎热的夏季,整套装备穿在身上异常闷热。”带电作业班班长常顺利介绍,高温下实施带电作业,不仅需要过人的技术和体力,更需要极大的胆识和毅力。当地面温度达到35℃的时候,电杆上的铁部件温度能够达到60℃以上,鸡蛋都能烫熟。戴着三层厚厚的手套,像拧螺丝这种简单的动作都会十分困难。手套里面全是汗水,又湿又滑,螺丝拿在手里,手指根本感觉不到它。
  
  “刚刚穿上防护服就开始流汗,杆上作业最多二十分钟,就得停下休息一会儿,补充水分,稍作调整。否则汗水太多,流进眼睛里,火辣辣得睁不开眼,影响施工安全。人也会因失水过多腿发软,头晕心慌。”队员刘建说。
  
  当天,刘建从早上8点钟开始,已经连续完成4项带电作业任务。不到半天时间,他已经喝下了15瓶矿泉水,但还是渴。衣服湿了拧干,挂在车上,利用转战下一处施工点的时间一路风干,施工时继续穿上,继续汗湿,再继续吹干。
  
  每一次带电作业,都是一次汗水的洗礼,一次身体极限的考验。为了保障人身安全,避免疲劳作业、高温中暑,抢修现场,都是多名队员轮番登梯作业。他们兜里揣着“藿香正气水”,难受的时候就喝一支。
  
  带电作业后,手套里能倒出汗水
  
  6日,太和县供电公司带电作业班人员,在旧县镇10千伏范庙113线为袁洼安置区开展带电接火作业。
  
  现场,工作人员身着厚重的绝缘防护服,手戴绝缘手套,脚穿绝缘靴,站在带电作业车的车斗中,稳步实施带电作业。约1小时后,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工作人员轻轻脱下绝缘手套,手套里积存的汗水顷刻而出。
  
  “现在正值三伏天,客户都是采用空调、风扇降温。这两条电力线路供电范围大,如果采用传统的停电作业,两条线路都要全部停电才能施工,最快也要停电4个小时以上才能完工。”现场负责人梁磊介绍,该线路承担着10000多户居民的供电任务,停电施工对居民的影响非常大。太和供电公司经过提前现场勘察了解,决定采用带电作业的方式,避免夏日停电给居民带来的不利影响,施工时间也大大缩短。
  
  据悉,2021年以来,太和供电公司共计开展带电搭火、设备消缺、故障处理等带电作业490余次,减少停电时间约1500多小时。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