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持续高温,颍泉区国樾府小区附近的颍河河段成为一些市民消暑的热门去处。然而,下河游泳毕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如何防范溺水事故发生?记者实地探访发现,有关部门和颍泉区中市街道已采取联防联控措施,筑起防溺水安全防线。 救援人员观察水面情况 市民下河游泳消暑 7月13日傍晚,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段300多米的河段内,几十名市民正在水中嬉戏。他们佩戴着游泳圈、“跟屁虫”等护具,在河中畅游。岸边还有不少人正准备下水。这热闹的场景也吸引了一些商贩前来售卖水上用品。 “这个河段岸边有石砌护坡,没有淤泥,水质也好,西侧还有树林遮阳,所以特别受欢迎。”一名正准备下河的市民告诉记者。 然而,记者发现,看似欢乐的场景背后却暗藏隐患:河坡入水处长满青苔,且有一定坡度,容易滑倒;航道时有船只经过,游泳人群给航行安全带来一定影响。此外,还有个别家长带着孩子一起游泳。 社区干部和志愿者全天值守 在河段沿岸,记者看到多处醒目的警示牌,上面写着“水深危险,请勿靠近”“禁止游泳戏水”等警示语,同时还设置了溺水自救指南:“如果你不会游泳,应迅速把头向后仰,口向上,尽量使口鼻露出水面,不能将手上举或挣扎,以免使身体下沉。” 河面上,两名身着专业救援服的曙光救援队队员正划着桨板巡视;岸边,救援队员陈佳杰手持望远镜密切观察水面情况,他身后的摩托车上配备着长绳、急救箱等救援装备。 “我们是受中市街道三皇社区邀请前来,共6人分两班轮流执勤,准备随时应对突发情况。”陈佳杰介绍。为提升救援效率,他们在河岸与水面之间设置了数条救援绳索,一端固定在岸边树木上,另一端延伸至水中。这套系统既能帮助救援人员快速滑降至溺水点施救,也能为游泳者入水时提供安全保障。 不远处,三皇社区工作人员联合沙颍河游泳协会志愿者组成了另一道防线。他们手持扩音器,在船只经过时,不断提醒游泳者注意避让。同时严格查看下水人员是否佩戴游泳圈等护具,并做好随时进行应急救援准备。 “我们采取双管齐下的措施,一方面组织社区干部和志愿者全天候轮班值守,加强安全宣传和劝导;另一方面调动专业救援力量,完善应急保障体系。”中市街道宣传委员李晓丽表示。 据了解,这套联防机制源于市民通过阜阳市“有话请您说 有事我来办”平台的反映。市水利局接到转办后,立即协调颍河河道管理中心联合社区、公安等部门开展专项行动,通过在沿岸增设警示标识、加强安全劝导等方式,重点对携带未成年人下水的家长进行安全教育,强化其监护责任。 市交通局运输科科长沈鑫也介绍,交通运输执法部门近期开展了一系列安全举措:沿河发放《致游泳爱好者的一封信》等宣传资料,督促游泳协会落实主体责任,加强航道巡航监管,严格禁止在主航道50米范围内游泳,确保航行和游泳安全。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