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13载,阜阳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见涛一直担任班主任并兼教学工作,曾获得“安徽省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一路走来,他有披星戴月的辛劳,更有默默耕耘的坚守,犹如一座灯塔照亮学生前行的路。 从晨光熹微的早读到繁星点点的晚练,身为班主任,见涛一直与学生同行。大课间时,他走进教室,与学生们谈天说地;晚饭时间,他与学生交流一天的收获与感想,孩子们也在交流中学会了反思,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感染到了每一名学生。他说:“不用想那么多技巧,本着真心去做就好。” 爱学生不仅要爱那些聪明可爱、成绩优异的学生,也要爱那些不够听话、成绩落后的学生。见涛对待学生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作为班主任,他不偏爱一位好学生,不放弃一位后进生,始终用一颗朴实的爱心去呵护每个学生。 曾有一名学生小亮,因为是独生子,父母特别溺爱他,每科成绩都不及格,还时常偷偷去网吧打游戏。然而,见涛没有放弃,他引导小亮对学习产生兴趣,坚持每周一次和学生父母谈心……3年后,小亮考上了大学,他的父母激动得泣不成声,拉着见涛的手说:“老师,谢谢您!” 一直以来,见涛对教学都深怀敬畏之心。在教学改革中,他积极探索,勇于实践,虚心向老教师学习,积极参加数学教研活动,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课堂上,见涛主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和嘴巴,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辛苦的努力付出,也收获了满满的成绩。在2017年全国数学联赛中,他辅导的两位同学获得阜阳市一等奖。他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颍州区先进班集体”“阜阳市先进班集体”。 有一年期末考试,有学生以《我最尊敬的老师》为题在作文中写道:“我们是不幸的,因为我们没考上省级示范高中,但是我们又是幸福的,因为我们在这里遇到了一位好老师。”这段话,让见涛热泪盈眶,也激励着他在执教生涯中砥砺前行。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