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太和县桥北社区居民蒲立金因酒精肝硬化感染在太和县人民医院北区离世。在生命尽头,蒲立金选择捐出他的遗体和眼角膜,以另一种方式让生命得以延续。 蒲立金是一名散打武术教练,生病前和妻子带着孩子一直在重庆生活。因为爱喝酒,他2008年查出患有酒精肝硬化。为了给他治病。一家人回到了老家太和。蒲立金生病时,儿子蒲江辉只有14岁。为了减轻妈妈的负担,蒲江辉早早走上社会,逐渐承担起了家庭的重任。这些年,为了给父亲挣钱治病,蒲江辉送过外卖和快递,也刷过盘子,修过电脑,尝尽了生活的辛酸。虽然家人竭力为蒲立金治病,但是仍然无法摆脱病魔。一个月前,蒲立金病情恶化住进了医院。在父亲弥留之际,蒲江辉向父亲提出捐献遗体的建议,得到了父亲的同意,母亲也赞同他的提议。 “父亲正是经历了病痛的绝望,才真真切切体会到人们在疾病面前想要生存的渴望。”蒲江辉说,人死了之后无论埋在什么地方都是一团灰,还不如做更有意义的事情——捐献遗体,促进医学事业的发展,让更多人将来能够摆脱病魔。 10月30日下午两点,48岁的蒲立金生命被病魔按下终止键。在太和县苗为民爱心社志愿者和蚌埠医学院遗体器官捐献接收者的见证下,蒲立金的家人签写了遗体捐献志愿书。蒲立金的眼角膜将移植到有需要的患者身上。他的遗体也将成为医学事业上的“无语良师”。 当天,太和县苗为民爱心社的志愿者和蚌埠医学院遗体器官捐献接收者将遗体、角膜捐献证书交到蒲江辉的手中。离世对于蒲立金来说,是一种解脱,但也是一次“重生”,他的生命将以另外一种形式得到延续。 “父亲去世了,作为家里唯一的男人,我计划打工挣点钱,将来做点生意,照顾好妈妈和正在上学的妹妹。”虽然经历了生活的磨难,但27岁的蒲江辉对生活依然坚强乐观。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