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在乡土树种保护园,每棵树都有故事

2021-12-8 08:22|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11261|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方松高 牛桂芹 文/摄|来自: 颍州晚报

  “身上卡了很多砖块,仍顽强生长!”“给我多少钱,也不卖它!”“只要它活得好好的,我就放心了!”……
  
  在颍州区西湖景区街道办事处乡土树种保护园,有600余株树,最大的有300多岁,最贵的价值20多万元,最坚强的浑身长满砖块。树的背后,还有一群人,一群爱树的人。
  

谢广亮向办事处工作人员介绍柘树生长情况

  乡土树木有了新家园
  
  2018年3月,颍州西湖开发建设拉开大幕。为保护本地乡土树种资源,颍州区西湖景区街道办事处对征迁中的乡土树种进行了保护性移栽,还给它们建设了一个新家园——西湖景区街道乡土树种保护园。
  
  乡土树种保护园位于颍州西湖景区旁,栽植有朴树、柘树、檀树、桑树、榆树、枣树、梨树、丝棉木等30余种乡土树种、600余株。这是全市首个政府审批、投资兴建的集乡土树种保护、繁育、科普、观光为一体的乡土树种保护园。
  
  记者昨日在保护园内看到,一株株大树在这里安家生长,因时值寒冬,大部分树木已落叶,但从今年新生长出的枝条看,这些树木生长得很好。
  
  树干上,还挂有树木标识牌,树木的拉丁学名、科属、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序号等。每个牌子上还有一个二维码,手机一扫,会显示树木的简介和树木的故事。
  
  程集镇程集居委会小寨村村民王兆英家,有一棵百余岁的老枣树,它陪伴了几代人。老枣树每年都结几篮大枣,自己家吃不完,老人就用篮子提着去街上卖。“每年卖枣的钱,够我交一年电费的。”
  
  两年前,村里复垦土地,王兆英很舍不得老枣树,可是又不知如何安置。有人出钱要买,王兆英拒绝了:“俺只盼着俺的枣树能活下去!”
  
  后来,居委会干部告诉王兆英,西湖有个乡土树木保护园,老枣树可以移栽过去。
  
  听到这个消息,王兆英高兴极了,“只要老枣树能栽活,我一分钱不要。”
  
  老枣树很快被移栽到保护园里,也成活了,今年还结了很多枣。
  
  保护园内负责养护树木的谢广亮,跟王兆英住得很近,今年秋,八旬高龄的王兆英找到谢广亮,想去看看老枣树。
  
  见到熟悉的老伙伴,王兆英很激动,“看它结了这么多枣,我就放心了,它在这过得很好!”
  
  “过段时间,等枣子熟了,我带您来摘!”谢广亮对老人说。
  
  王兆英摆摆手:“我不要枣,只要树好好的,我就满意了。”
  
  这里的“树王”,有人出价20万
  
  目前,保护园里有株“镇园之宝”——一棵300多岁的柘树。
  
  这棵柘树本生长在颍西陈老庄,因建设阜阳信息工程学院,移植到此。
  
  去年,得知陈老庄一带要拆迁,谢广亮就去看看有没有大的乡土树可以移栽。他在陈老庄发现这株大柘树后,像是发现了宝贝。在阜阳,像这么大的柘树非常少见。
  
  谢广亮通过走访得知,树主人叫欧阳奇彬,当时正在外地务工。
  
  不久,因为要拆迁,欧阳奇彬从外地回来了。谢广亮立即找了他。
  
  而此时,欧阳奇彬也正在为老柘树发愁。他表示,愿意把老柘树捐赠给保护园。
  
  欧阳奇彬介绍,他高祖的高祖的高祖父,当年为了防止小孩进入自家菜园玩耍破坏,就从沟边移栽了这棵枝条带尖刺的柘树,世代相伴。按此推算,这棵柘树树龄在300年以上。
  
  “为了让柘树更好成活,移树时,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连根带土挖的,根球直径有2米。”柘树移植到树种保护园后,有广东贩树的老板出价20万元购买它,甚至说它砍掉的枝条都值每市斤85元。
  
  工作人员一口拒绝,“我们的责任就是保护它!这是树种保护园的镇园之宝,我们心中的树王黄金木,是无价之宝!”
  
  让更多日渐稀少的乡土树种得以保护
  
  “西湖景区街道办事处乡土树种保护园于2019年开始谋划、筹建,目前已移栽、保护乡土树木20余种、600余株。”颍州区西湖景区街道党工委书记曹新扬说,保护园初步规划面积82.22亩,其中保护区56亩、繁育区25余亩,目前已投资近300万元,重点对西湖景区街道办事处及周边乡镇因土地复垦、征迁等需要移植的乡土树木进行移栽。
  
  去年,乡土树种保护园被纳入颍州区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建设。
  
  据介绍,下一步,将继续对已征未迁和周边土地复垦等未得到有效保护的乡土树进行移栽保护,进一步丰富乡土树木品种,如青檀、君迁子、棠梨等早年常见如今少见的乡土树种,让日渐稀少的乡土树种在保护园得以保护、繁衍下去。同时,探索实现乡土树种保护与科普教育、乡土树种繁育、幼苗培植、生态旅游等,创造效益、以园养园。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