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新闻发布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二级调研员吴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总检验师、二级调研员宁宇南分别就我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进行发布。 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2021年以来,全市全面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压实属地责任,强化监管措施,促进协同共治,全市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全市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55个,总数达960个。全市监督抽检农产品样品5105批次,例行监测样品5737批次。积极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全市3878家农业生产主体开具合格证68052张,附带合格证上市的农产品76961.9吨。 全面推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风险分级管理,实现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风险评定全覆盖和日常监督检查全覆盖。 扎实开展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检查食品经营主体75569户次,检查批发市场等各类市场2978户次,开展监督抽检16830批次。 开展“你点我查随机查餐厅”活动,随机抽查8587家餐饮主体,发现问题979个,立案查处53件。全市中小学及幼儿园食堂明厨亮灶实施率100%。 推广应用安徽冷链食品追溯平台,今年以来,报备市场主体996家次,报备冷链食品共计12263.87吨,排查各类冷链食品1673.1吨。 全市检查学校8654家次,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803份,立案查处食品违法案件50起,确保师生食品安全。 检查保健食品经营主体16544家次,责令整改343个。 加强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粮食和物资储备、海关等部门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食品抽检工作,实现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和食品抽检信息共享。全市完成监督抽检39227批次,合格率98.04%;发挥民生工程快检室作用,开展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451523组,合格448070组,合格率99.23%。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已办理食品安全违法类案件2183件,涉案货值209.59万元。 完善12315投诉举报平台功能,做好转办和跟踪反馈工作。今年以来,共接到和受理食品安全方面的投诉举报9235起,其中投诉6386件,举报2849件,全部做到限时限期办理和回复。 开展“食安安徽”品牌建设,首批申报的金种子集团等9家企业和颍上管仲老街示范街区已通过评审工作,待公示结束后由省食安办授牌。“十四五”期间,计划培育“食安安徽”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含食用农产品和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企业)235家、食用农产品和食品生产基地(园区)5个、食品安全街区(小镇)5个、食品安全示范县5个。 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开办市民现场咨询活动613次,营造了“食品安全共建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 药品监管和疫情防控两手抓 今年以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进一步完善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持续加大专项整治力度,全市药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向好。 今年先后开展了2021“药品安全春风行动”、中药饮片质量提升行动、医疗器械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医疗美容用医疗器械监督检查、儿童化妆品专项检查、化妆品“线上净网线下清源”专项行动,全市共检查药品零售企业3993家次、医疗器械经营企业1715家次、医疗机构1413家次、美容美发机构1353家次、其他化妆品经营者1492家次。完成药械化抽样1007批次,不合格产品全部按照要求进行核查处置并进行溯源调查。 认真贯彻落实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部署要求,成立9个督查组,开展经常性督查,积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开展新冠病毒疫苗专项监督检查,全市共检查疾控中心29家次,检查疫苗接种单位519家次。 开展疫情防控用医疗器械监督检查,完成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服以及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经营使用单位的全覆盖监督检查,防止不合格疫情防控用医疗器械流入市场。 今年以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举办了2021年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周活动、医疗器械安全宣传周活动、安全用药月活动,通过大讲堂、公益行、视频展播、发放读本等形式,走进社区、贴近群众。目前,颍东区、颍州区、临泉县、界首市安全用药科普宣传站已通过验收授予“安全用药科普宣传站(市级)”铭牌,并推荐参加省级安全用药科普宣传站评选。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